这是我学习英语近三十年的最大感受!
12月跟着小伙伴一起开始了英语原著阅读的活动,我选了一本看了不到十页就搁置落灰了半年多的《Lean In》。三个周期十八天下来,看到了63页,这个进度当然拼不过学习路上那些大神,但相比自己而言,已经是一种史无前例的超越了!这也许就是跟着团队作战的最大好处,毕竟谁也不想做猪一样的队友,被网络那头的神队友们从心底鄙视。
我从10岁开始接触英语,跟所有人一样,How are you?Fine,thank you,and you?这句脱口而出的问候语就固执的在脑海里刷新了这么多年。小时候一直认为,英语学习必须严格按照老师讲的,书本印的,字典解释的,不可以有丝毫偏差,直到出国以后,见了local问候一句,How are you?对方笑笑回答,I’m good!可想当时对我的冲击有多大!不是说好的Fine,thank you,and you?感觉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我当场傻眼,书里明明没这么教过,可书里教的就是歪果仁的语言,为什么歪果仁不这样说话呢?!当时才意识到了语言学习的自由度与灵活度,以及语言里很多形散神不散的运用技巧。
言归正传,从中学开始当英语课代表,到四六级,考雅思,出国两年,我不是英语专业出身,但英语却总是我最自信的特长。回顾自己这么多年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爱,语言的学习,无外乎听说读写,但一定是要坚持不断的一直行走在路上。上中学的时候最流行的《疯狂英语》杂志,我跟着每个月买回来,一本书两盘磁带,看书听磁带那都是每天必须的功课。记得自己英语学习最疯狂的时候,是大四的时候,每天起床两遍牛津英语听力,再跟原文跟读,之后两篇雅思阅读,逐词逐句精读,下午练习400字左右议论文写作和口语,两天一个topic,晚上看美剧,一集两遍,一遍看,一遍听,中英字幕逐字逐句精读。感觉那一段时间真的是开了挂,但前后三个月的收获也是满满的!都说我哪来那么大热情去学英语,其实我也不知道,过去只是觉得说一口流利地道的英语超级cool,能够跟外国人搭腔简直是自带特效的闪光!感觉人生最错的一步就是上大学没有坚持内心的意愿,选择英语类的专业,而是向父母妥协,被安排了轻松就业的工科。到了现在这个年龄,越来越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现在对英语的学习热情,也越发简单,就是希望自己有生之年能够多学一点自己喜欢的,尽管学海无涯,但每天一点进步,总是会收获一个有思想有见地有追求的脑袋!至于为什么喜欢?我也不知道原因!谁又能说清楚自己喜欢什么人什么事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现在的学习就很简单,坚持每天听一段10分钟左右的英语讲读,这个月跟着英语有书共读学的是《饥饿游戏》,话说跟着英语有书共读已经学了4本书了,《瓦尔登湖》、《无人生还》、《意志力》加这个月的《饥饿游戏》,每天三个句子,坚持了4个月,天天抄写笔记,给自己一个大大的赞!坚持每天看一集美剧,之前曾经把《Friends》十季看了5遍,《Desperate Housewives》看了3遍,其他《Gray's Anatomy》、《Prison Break》、《Vampire Diaries》等等也是看了一部接一部,最近跟着看的是《The Big Band Theory》,还有《The Good Wife》,明显感觉,如果以学习英语为目的的看美剧,一定要挑选生活化的剧来看!坚持每天大声朗读,读原著阅读里摘抄的好句子,美剧里看到的有意义的台词,读小伙伴跟读群里的文章,多开口,练发音肌肉群!现在欠缺的就是写了,这个我要先开始坚持中文写作的练习!
进阶,就是要坚持行走在不断打败怪兽驯服怪兽的路上,怪兽就是遇到的单词,句型,语法,固定搭配,遇到怪兽如果总是绕过去,那必然会有走不下去的路,所以遇到怪兽只能选择正面交锋,而打败他不是重点,关键是打败之后能够驯服它,也就是能够学以致用,能够真正的吃透,把学到的输入转化为自如运用的输出。同样,虽然打败了,驯服了,但是停下脚步了,那么你学习路上闯过的关卡,也就是那么小小的一个,想要进阶,no~要走的路还长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