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7日 星期三 晴
对于师徒这样的关系我一直比较赞赏,尤其羡慕以前那种纯真的师徒真情。以前学艺必须拜师,行拜师礼,比如以前的裁缝师傅,收个徒弟可讲究了;还如影视剧里描述的很多武侠高手收徒,也是必行礼才收徒。
最羡慕的是很多技术工厂的师傅们,都会开展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师傅带徒弟技能培养模式,那时的师傅多尽责尽心,几乎是手把手地传、帮、带教会徒弟,也难怪说师傅如父,师徒情深似海恩。
我在工作中也有过很多的学习过程,我也有位师傅,是我进入管理岗后接替的那个岗位前任。一开始没叫师傅,是后来工作中慢慢接触熟悉后我私下主动叫下的师傅,这份私下的称呼一直叫到至今。
那时我其实有俩“师傅”,因为有段时间我接手俩岗位,一个是前办公室主任,一个是师傅的岗位。不过我最早接手的是办公室岗位,那时对前任主任私下一直以兄长称呼,简称M兄;后来才又接手师傅的岗位,而师傅和M兄又是老铁,他们二人在一个单位共事多年,住在一个院里,关系相当好。
有次我们一起吃饭,我给二位敬酒时,M兄还开玩笑地说,你为啥叫他师傅,叫我M兄,我比他还大几岁呢,差了辈分:)我哈哈一笑说,叫您在前,叫习惯了,改不了口咯。师傅也乐的哈哈大笑,M兄也不气不恼只管喝酒。我就这样一直叫到他们退休。
其实我知道师傅性格特别,在别人看来严肃得很,加上那岗位也特别,平日里就多了份冷峻。但我过去后师傅对我一直挺不错,关心、指导我。我最开始我借过去是参加一个专题活动,那个活动师傅牵头,我负责具体事务工作,活动圆满结束后就去了办公室岗位,和师傅打交道的也多。
再后来师傅退二线,我接了师傅岗位,相当于“赶”了师傅,但师傅毫无芥蒂,很开心地和我交接工作。那块工作每年都要接受上级的评估检查评比,第一年我接受这项检查评估,请师傅指导时,师傅毫不推辞,耐心指点我。而我无以为报,只是有机会请师傅喝顿小酒他就非常开心,自然每次都会请M兄作陪,他二位酒席上的“嘴仗”也是足见功夫的:)
师傅也有个贤内助,那时很多老一辈的人都有“半边户”家属,师娘估计最早没有正式工作,应该是跟着师傅转了户口,给安排在我们单位下属的企业做合同工。我觉得师娘很漂亮的,起码在单位家属院里算前三:)师傅下班回家也基本不需要干啥,师娘负责主内,师傅主外,传统的家庭结构。
师傅的独生子大学毕业后也在我们系统工作,儿媳妇还是我们重点高中的老师呢,师傅退休后基本没有需要操心的,唯一就是操心自己的身体健康。有次我在河边公园遇到他正和师娘一起溜达,我大声叫“师傅”,他一看是我,很开心,那是他退休后我第一次遇见,他笑着对我说:“我们完了的呀”。我知道他说的是老了之意,笑着说,啥叫完了,您看起来一点也没变呢。问他为啥不去森林公园溜达,说心脏不好,那里难得爬山:)
这就是我的师傅,对于我来说,他是一位平和又率性的职场引领者,这样的师徒情谊一辈子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