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不欢迎老

,                

                                人为什么不欢迊老

       著名作家贾平凹的一篇散文《人为什么不肯死》?写得幽默逗趣、耐人寻味。我读罢,,联想另一个话题:“人为什么不欢迊老”?有位年轻舞蹈家生病住院,检查结果是癌。陪伴她的闺密担心她扛不住突如其来的压力,想找话安慰她。没想到这位年轻貌美的姑娘沉默片刻却莞尔一笑对闺蜜说:这也好,我这样,就可以避开我不喜欢的人生老的阶段了。

      论理,生老病死是人生一个完整的过程。不少人没能活过老就离世真是莫大的缺憾。哪,人为什么不欢迎老呢?答案很简单:因为挨着老的是病,病之后就是死。想想,谁会对老心怀好感呢?但是,生老病死属宇宙万物的新陈代谢,欢迊也好,不接受也罢,到时候款款而来的老谁都无法抗拒。

      老是渐行渐进的,刚开始似乎不动声色,让人感觉不出。大约活过五、六十岁,老就蹑手蹑脚地走来了。到这岁数,只要照一照镜子不难发现头顶、两鬓会有二毛,不是太显眼的白发犹如稗草闯入良田与“丁优”争位;看书读报要借助老花镜,鱼尾纹不打招呼地游上了眼角…..。不过这一年龄段虽跟老字沾上边,实际上,他们活力尚存、魅力不减,处于人生壮年期,是人生在世几十年最有活力、最有作为、最出彩的前半生。这些微不足道的外表变化,壮年人是不会因此觉得老向他们打招呼了。

      但是,岁月不居,人也不可能不老。曾几何时,如日中天的青壮年人转眼上了七老八十龄。刚退休时那种自鸣得意地“天天都是旅游节 、艺术节、情人节”满肚子不服老的“牛”气不再、老态咄咄逼人,种种退行性疾病接锺而至。诸如血液粘稠心脑血管堵了、记忆下降、脑子糊涂了;老眼昏花、视物模糊了;耳朵渐背、听力不清楚了;手指头微抖、字写得一塌糊涂了;脸上老人斑若隐若现星罗棋布了;腰膝关节骨质疏松,走路一年更比一年苦了。

     退行病变未必有碍寿命。但只要緾上几种则会给生活带来很多痛苦与不便。它的来到,意味着人的前半生旅途已经到达顶峰,以下时日是如何应对后半生走下坡的事了。

         人不欢迎老,说穿了就是惧怕死。老总跟老迈、老弱、老死字眼相连。正常人谁不希望活得健康长寿。长命百岁眼下虽不多见,却是人们养生追求的目标。言谈中人们常忌 讳 死字。谈及某人死了,不可直言,只能说某人走了。福州人连与死字的谐音四都不喜欢。人们讳言死,因为眷恋活。但倘若有人不幸遭遇一场大病或事故灾难。经抡救虽性命保住。但落下偏瘫、失能、失语、失聪乃至更严重、更痛苦的伤病残后遗症。备受生理与心理双重磨难与煎熬。那叫苟活,就是活受罪,与死去似乎没什么差别。于是疾病能让人面对死亡变得坦然。正如法国思想家蒙田所说: “疾病使人对生命产生厌恶,从而为死作好准备”死虽不可抗拒,但养生有道可以延长寿命。那些仙风道骨、寿超 百岁者,除有遗传基因的因素外,大凡都是养生有术的。

       该老服老。过于沉缅“最美不过夕 阳红”那是一种自恋。夕阳虽美,它只是斜阳短暂的余辉。犹如老年人的桑榆暮景,怎么美也排不上“最美不过”

      死是人生无论如何都不可缺位的。它是宇宙万物新陈代谢的必须,倘若只生不死地球怎么装得下?所以造物主考虑得很周到:世间只允许存在长寿人,不允许有长生不老人。另外,死为人生解脱所有不幸,包括老的忧愁、寂寞、病痛煎熬等种种无奈,死去一了百了。如此看来,死是人生过程绝不可少的环节。死也并非都那么恐怖,那么不受欢迊。死尚且如此。老还会那么讨人嫌吗?


                                ,

丶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人为什么不欢迊老 著名作家贾平凹的一篇散文《人为什么不肯死》?...
    三婶婆阅读 346评论 0 1
  • 今天孩子基本好啦,出了一身疹子,医生说出了疹子就好啦,嗯我判断是幼儿急诊,呵呵,心情比较轻松啊。 昨天组长推荐的话...
    潇湘2016阅读 306评论 0 1
  • 今天是2016年7月16日,距离你解约还有两年。
    止于长白阅读 187评论 0 0
  • 最后一次问自己:研究生考哪里? 今天是2017年9月21日,离2018考研还有不到一百天。记得100天时,我听着何...
    阿贵的坚持阅读 276评论 0 0
  • 一天中午,小瑞见到我的就赶紧放好书包。然后非常神秘的样子和我说:“刘老师,你闭上眼睛,我叫你睁开的时候再睁开,可以...
    米粒2020阅读 39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