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有滋有味的豆花面后,我挥手出租车,径直遵义高铁站。
刚刚上车,驾驶员便恨恨道:“王大队也在这里早餐?”
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迷惑看着他。
“哈哈,我是说上警车的那个交警,是交警队副大队长。”他指着吃完豆花面离开的交警说道。
“你认识他?”我好奇问到。
“岂止是认识?是永生难忘,那个杂种!”
说到他,驾驶员咬牙切齿。
“不过一个交警,会有多大的深仇大恨?”
“我以前是开摩的,那个杂种,一次扣了我36分,你不知道,几乎所有的违规项目都开遍了。”
“交警执法,不是很正常吗?
”你说说,哪里有这样执法的,一次扣36分,遵义有几个?那个杂种还在朋友聚会时牛逼说,他一次扣一个人36分,打破了遵义交警一次性处罚记录。我当时质问他凭什么,他无法解释,只一句半带威胁的话,你去告我!他妈的,我敢告他吗?当时可不是现在,要知道,得罪一个交警就等于得罪了一帮交警,他们穿的是连裆裤,一丘之貉呀!我能干什么,还不是只有忍气吞声。但那次以后,我记住了他,永生难忘,当然,他也记住了我,因为,我是他执业记录的创造者。“

“ 这么多年了,还那么耿耿于怀?”
”那是心里的一口气,憋得难受,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收拾那个龟孙。“
不知不觉间,杂种变成了龟孙,骂的同时,这位在驾驶员面前威风八面的交警队大队长被降了辈分。
“现在,你开出租车,他不还是可以随时颠对你?”
“现在不同了,我合法经营,有法律保护,时代不一样了,他们也不敢像以前那样乱来了,他敢乱来,我就告他!”
驾驶员,一下子长了底气,一是因为自己的合法营运,与以前的非法营运有天壤之别,二是国家法制体系越来越健全,百姓法律自我保护意识也空前加强。
“他还那么作怪颠对你们吗?”
“好多了,他来遵义已经20多年了,当年年轻气盛,牛逼哄哄。现在收敛多了,一是不年轻了,二是被人打过闷棍,差一点就出脱(死)了,那些年,监控少,打就打了,不知道谁打的,恨他的人多了。其实,处罚违章是他的工作,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我们无话可说,关键是那个杂种他从重从快乱来,乱用权力。”
……
很快,车站到了,驾驶员与我微笑道别,面容亲和,丝毫看不出咬牙切齿和永生难忘的心底憋气,难道是情绪宣泄后的内心轻松?于无声处间,我成为一位有温度的倾听者?是呀,我是心理咨询师,有情怀的倾听,是心理咨询师的基本功。

也许,当年的36分扣罚,逼着驾驶员行业升级,成为今天的出租车驾驶员。没有置之死地,便没有涅槃重生。
然而,那权为我用,老子天下第一的“中国特色”处罚,无疑是根深蒂固的行业诟疾,潜移默化滋生着社会矛盾,埋下了被管理者对管理者的仇恨种子,社会安宁隐患重重。执业规范是社会顺畅运行的基础,人们记住的只能是管理机构本体,而不该是管理机构的某一特殊个体,即便他是所谓的领导。
柴米油盐,家短里长,这就是百姓生活,政府的根基是百姓,百姓安居乐业是社会最大的稳定,政府,善待百姓吧,他们是您的衣食父母。
驾驶员一脚油门,很快,一个拐弯,不见了,不是因为我视野无法达到,而是有物遮挡,他假于物也!
善假于物者,智慧君子也;而善拐弯者,智慧逍遥也。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突然想到荀子《劝学》句子,驾驶员从视野脱离如此,而交警大队长呢?如果也善假于物,凭于公心,哪里会有36分扣罚的此恨绵绵无绝期?哪里会有险些小命出脱的大脑闷棍?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020年7月20日写于遵义至贵阳高铁接一树花开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