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有花的地方》:人这一辈子,总要出走一次

无疑是今年六月份陈慧的《去有花的地方》,如果你每天上班感觉压力很多,可以尝试读一读,很治愈的一本书。

陈慧一直生活在农村,自 28 岁起便在小镇菜场摆摊,大半生都围着家庭和孩子忙碌。

然而,45 岁的她毅然地走出了熟悉的菜场,跟随养蜂人踏上了长达几千里的追花养蜂之旅,由此写下了这本书。

01

一切都来源于一个冲动的决定

陈慧以往的生活始终围绕着家和孩子,在小镇菜场摆摊的日子平淡且规律。

她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 —— 跟随养蜂人开启一场长达 3000 多公里的远行。


陈慧萌生跟随蜂农北上追花的念头并非一时兴起。

一方面,长期固化的生活让她感到压抑。

另一方面,她对养蜂生活充满好奇,追逐花期、采集蜂蜜的生活方式在她眼中既浪漫又甜蜜。

尽管深知这不会是一场轻松惬意的旅程,但她依然坚定地前行。

出发那日,陈慧带上充足的物资,骑着大摩托,从梁弄骑到一百多里外的慈溪,去找 “追花” 家庭刘大哥夫妇,与他们的 120 只蜂箱一同北上。

02

一路北上,历时四个多月,辗转3000多公里,她遇到了一个个尽兴的瞬间,山川河流,还有一群有趣的人。

在江苏东台弶港,陈慧遭遇了十级狂风和暴雨的猛烈袭击。

狂风怒吼,暴雨如注,帐篷在风雨中剧烈摇晃。

这里自然环境虽然恶劣,但当地的人们勤劳朴实,面对恶劣的天气,他们依然坚守着自己的生活。

在山东泰安,蜂场设置在距离盘山国道不足三米的地方,重型货车的轰鸣声彻夜不停,让人神经紧绷,夜夜难眠。


然而,这里的大集却热闹非凡,小贩和顾客熙熙攘攘。

陈慧沉浸在这喧嚣热闹之中,忘却了疲惫,就像她在书中写到:

“一个人如果沉浸在自己心甘情愿做的事情里,是觉察不到辛苦的。”

辽宁大连瓦房店,玉米地与蜂场仅隔一道窄窄的沟,五彩斑斓的公野鸡在对面起起落落,尽情撒欢。

03

陈慧的追花之旅,不仅仅是一次远行,更是一次心灵的成长之旅。

生活总是充满多样性和不确定性,这也让我们学会珍惜当下的生活。

也许我们可以勇敢地走出舒适区,去寻找心中有花的地方。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常常被忙碌和压力所困扰,忘记了自己内心的渴望和梦想。

但只要有勇气迈出第一步,就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惊喜。

旅行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欣赏风景,更在于遇见更好的自己。

“自由是世间万物与生俱来的向往。”

无论身处何方,只要心中有梦,就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有花的地方。

获取更多书单,欢迎关注公众号与书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