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读书时老师推荐的一本书,当时虽然买了,但一直有点自负于读书多年还不知如何读书的态度,将之放置了多年。如今已经工作了几年,有时拿起书本,感觉已难回当时读书的状态,往往没读几段,就已心不在焉的放下了书。于是,从书架中又重新拾起了这本书,慢慢的读。
在第一章的开头,作者首先将书籍与收音机、电视等媒体做了比较,在表面上看似乎后者取代了前者所提供的部分功能,但是其实质,这些媒体提供了太多的资讯,就如同太少的资讯一样,都成为了对理解力的一种阻碍。这些资讯,都经过了太精心的设计,使得人们不需要思考,而仅仅是接受即可。这种做法放到现在,仍然是一件正在发生的事情。(需要想想,本书的初版在1940年!)
基于上述两者的比较,阅读书的方式,作者认为需要主动。而如何定义这个主动,这个问题会在书中多次提及,后面发现时再进行叙述。
接下来,作者辨析了阅读的两种目的:为获得资讯而读;为求得理解而读。而针对后者,作者下了这样的一个定义:这是一个凭借着头脑运作,除了玩味读物中的一些字句之外,不假任何外助,以一己之力来提升自我的过程。而笔者从这一句话中读出了自主的含义,不假外物,不随大众的观点而左右摇摆,读出心中的含义胜于空洞的仁义道德。
其次,作者区分了指导型的学习以及自我发现型地学习之间的差异。指导型的学习重于倾听和阅读,行动立足于传达的资讯;而自我发现型的学习则侧重于思考,而行动立足于自然或世界。显而易见的是,后者比前者更为的主动。
至此,作者提出,思考只是主动阅读的一部分。一个人还必须运用他的感觉与想象力。一个人必须观察,记忆,在看不见的地方运用想象力。
基于上述的梳理,笔者认为作者明确了本书的写作对象以及写作目的。如果读者愿意主动的去阅读书,希望通过阅读增进自己的理解,并且为之付出努力,正如作者在最后提到的,当你提出问题时,只有你自己作了思考与分析之后,才会在书本上找到答案。那么阅读这本书是恰到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