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073】
看了一本书,《极简》,加深了对于“极简主义生活”的认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对“极简主义”这个词产生了兴趣,同时听到了“少即是多”的说法,几乎是第一个瞬间,就从内心里很欣赏这种美学理念。后来看了一些这类风格的摄影作品和设计产品,大致了解了它的风格所代表的含义,更是由衷地喜爱。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为我们提供了琳琅满目的商品,大众生活品质也得到大幅度提高,这不能不说是社会巨大的进步。但也因为相同的原因,生产出来的大量商品必须要有人来买单,如此才能拉动经济的发展,于是催生出“消费主义”的广泛盛行。
无数的商品广告把所有人团团包围,无数的社会精英人群都在大肆宣扬“买买买”的生活方式,仿佛只有不停地消费才能证明你所拥有的良好的生活品质。更大的房子、更豪华的车子、更名牌的服装、更华丽的首饰……这些成了所有人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成为了所有人显示身份的最好标签,人人都陷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漩涡里,无法自拔,还美其名曰,提升了生活品质。所有人都通过各种方式赚到了更多的金钱,然后再把他们变成了更多的商品和服务,所有人都在追求物质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然而,这真的是生活该有的样子吗?
我觉得不是,物质当然应该用来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人也有权利追求“更好的生活”,但“更好的生活”难道仅仅指更多更好的商品吗?我们的生活难道只能全部围绕着各种各样的物质打转?追求物质本来是为了让生活变得更好,最终我们却成了物质的奴隶。
造成这种局面固然有个人享乐主义的原因,更重要的原因却是经济发展的巨大背景。经济要发展,就必须有更多的商品被生产出来,然后刺激更多消费,消费者想要购买就必须去赚更多的钱,如此又刺激了别人的消费,这样整个经济就繁荣起来了,而无数人也就被裹挟进了一轮又一轮的消费热潮。
热爱“消费主义”虽然没什么不好,但如果被物质蒙蔽了双眼以至于看不清生活的本质,就显然得不偿失。由此,才更觉得“极简主义生活”的可贵,维持人类生活的必要条件其实很少,只是大多数人都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习惯于服从自己原始的占有欲,而欲望是永远无法被全部满足的。
人生短短,我们真正需要的,也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