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着,是活着,不是生活,不是苟活,是活着”—《活着》读后感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情而活着。
看过这部电影,便更不敢看书了,鼓起勇气翻开,便再没合上。
意外的好读,经典便是经典。
福贵悲惨的一生,被作者冷静平淡的用第一人称写出来,好像让读者听着福贵的讲述,好似面对面,能感受到福贵的幸福,无奈,隱忍和痛苦,朴素的语言描述了福贵的一生。经历了中国的各个时期,内战,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陪他经历这一切的亲人前后离世,亲手埋葬一个个至亲后,一个人生活,是多么坚强的意志,换做旁人,可能也随着一死了之了吧,但福贵懂得活着的意义,和春生说“春生,你要答应我活着”,是活着,不是生活,不是苟活,是活着。
“活着”在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经历过人生的起伏,有时会对这个世界充满失望,对生活失去信心,但看过别人的故事,才懂得真正的勇气是失去一切之后,依然对明夭充满希望,当看透了世态炎凉,仍然用力生活的人。
让我们努力活着,充满希望的好好活着。

  《活着》是我整个阅读生涯最为记忆犹新的一本读物。阅读一遍却至今不忘。
夕阳余晖,福贵最终买下一头老牛,伴自己安度晚年,悠闲的回味自己的一生,看破这滚滚红尘。
“最初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来;最终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走。”

永远不要相信苦难是值得的,苦难就是苦难,苦难不会带来成功,苦难不值得追求,磨练意志是因为苦难无法躲开。这就好像另一句话,人生本没有意义,都是自己赋予的。那么苦难你可以理解为无意义的,最终看你如何赋予它意义。人生不就是由心而生的么,虽然有时候自欺,但是是自己坚持下去的力量源泉。

总而言之,《活着》以一个现实主义的故事,承载了作者对人生的哲理诠释,那头被取名为,福贵的老牛同样具有象征意味。福贵正是那受尽了折磨又继续缓步向前的老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余华《活着》读后感600字1 余华的《活着》,几乎是用了一下午时间,一口气读完。好的文学作品如同有魔力般,让读者不...
    尚未秃头的老师阅读 2,161评论 0 2
  • 余华《活着》读后感800字1 这两天翻阅了曾经看过的书《活着》。这次的读后感较几年前有了很大的区别。几年前更多的是...
    尚未秃头的老师阅读 601评论 0 2
  • 在去年的一部抗癌影片里,有这样一句台词:“活着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这话真的蛮戳人的,令我感触颇多。因着所学专...
    易初DY阅读 633评论 0 1
  •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夕阳下一位叫福贵的赶牛的老人用不同的名字吆喝着老牛,就...
    珍哩小仙儿阅读 778评论 1 9
  • 《活着》的作者余华说:“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
    惠沙金城阅读 17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