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迷茫、盲目这三个状态,你此时是哪个状态?
特别是在城市里工作生活的年轻人,有一个这样的普遍现象。
平时忙碌的生活已成为常态,忙到自己都不知道在忙什么,在忙碌的路上走着走着,可能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好像迷路了,此时迷茫感瞬间扑面而来。
为了摆脱这种无力的迷茫感,去寻找自己心中的方向,于是用各种方法来突破这种迷茫的状态,盲目的选择一个又一个方向去试错。
最后少数人确实找到了自己方向,并且很坚定的往一个方向去努力,但更多人依然还在迷茫,还在盲目试错,这个试错的时间一般很长。
我过去一两年付费过不少课程,发现有很大一部分人报课程,是为了寻找自己方向,看是否通过一个知识付费能找到方向的可能性,并为此持续努力下去。
其中同学们年纪的跨度也非常大,最小的有刚满18岁的高中生,最大的有七八十岁的老年人,有些人是为了寻找方向,有些人是为了寻找新的一面方向,丰富个人多面人生。
不过不管哪种,都是盲目中的选择,或者盲目后的一种“确定”选择,后者是有前期大量盲目的铺垫,才有了后面“确定”的选择,想要哪个东西就去学了。
因此,人终究离不开一个“盲”字。
与此同时,我们也会发现从忙到茫再到盲,确实会让人走不少的弯路,但这条路恰恰就是探索之路的一种发展轨迹。
作家冉淮舟在《裂变:文学观念的开放与文学创作的发展》提到:
探索,可能费工费时,可能曲折坎坷,也可能会有失误,甚至失败,但也唯有探索才能前进。
如果你此时有追求自我的心,那当下是否再痛苦,都需要不断去探索,这本是一种常态。
这就是实现自我的一种现象,是每个人都会孤独面对的一种痛苦。
虽然我们的选择和思考难免会存在错误,但停留在半路比探索走向目标会更辛苦。
而探索的背后,是解决每个当下的问题。
好比我此时写这篇文章,我就觉得有痛苦,我不是那种一写文章就不痛苦的人,不是随便敲字就能实现一篇自己想要发表的文章。
在人生探索的这条路上,希望我们能把忙、茫、盲都一一消除掉,并最终抵达自己的目标。
给新朋友一份简介:
我是夏希哈
一个在跌跌撞撞中,也要死磕个人成长的95后
后续将更新更多关于个人成长的分享
与大家一起学习进步,耐心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