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4)聊聊得与失

    6月7号上午考语文,浙江卷的作文题目是关于“得与失”。火车上闲来无事,也聊聊这个话题。

      每个年龄段对得失有不同的理解,回头看时,得与失容易落到过去具体的某个决定上。或是高考,恋爱,工作选择,甚至某个时间点具体的决定。足以左右人生的决定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诸如高考,婚姻常成为短暂一生的拐点。说是决定,有点不准确;高考成为多数人的必然,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其实就成为人生的一个阶段。在这种必然里学生本人能做得决定就是怎的样态度面对学习。15,16岁的孩子会很清楚为什么要参加高考嘛?起码在当年我并不晓得,只是看到同龄人都在学习,准备高考。作为学生只需要加入就好了,并不需要对高考理解很深刻,像是一份工作,考得好容易得到更多的肯定。

      坦白来说,在我有机会在校园学习时并不清楚为什么要学习。也是随大流,庆幸的是身边的同学,老师都促成了相对好的氛围。大家都在学,仅此而已。

      高考作为人生承上启下的一环,又很难被绕开不谈。作为学生,并没有权利决定“高考”,但是却可以被“高考”决定人生的走向。对于年轻人是如此,随着年龄增大,再难以把现在的种种归结于某一个重大的决定。当我毕业多年,再回头看高考,体会的是另外的况味。

      人很少有改变命运的决定,但人的命运却由不断的选择组成。一方面有身不由己的宿命感,另外一方面也感叹性情,能力等个体差别常常左右人生。说到得与失,每次的选择常有直观的结果,但淹没在人生的所有选择中。某个具体的决定带来的得与失,即便在当时至关重要,但是影响却被逐渐稀释。最后成为一个酒后闲聊,要是当初我怎么怎么样,如此云云。

      一个人很难所有决定都做对,也不会一直得到不失去。回想犯错的经历,失去的感受都成为一种必然——必然要经历这些不如所愿。但作为当事人,接受这样的自己和承担后果并不是容易的事。生活是选择的集合,作为一个具体的人一生所要做的就是尽量做正确的选择,享受其带来的正向结果。

      轮到得与失,每个人的立场都决定了得与失的角度;商人买卖,这个卖高了就意味着那个买亏了;个体更是矛盾,今日嗤之以鼻,转眼也可以马首是瞻。人与人之间难以统一得失,放在个体身上也很难有统一一致的标准。

      在聊得与失时,如果没有画出那个基准线很难聊明白。你也得与失,我也得与失,大家只是聊了自己的感受,并没有聊明白这个话题。当然,讨论的交流总是默认普世的价值观。遗憾的是普世的价值观太容易变。不说旧时与今天,就说十年前跟现在也大相径庭,把讨论建立在个体的认知或者世俗观念上,人会活得很累。个体的认知是有限的,世俗的观念也常把人逼得焦虑。现代生活大家都焦虑,大家都这么过,不开心也这么活着。

        说到价值观,难以不提到信仰。信仰实用的益处是帮助人建立了统一的价值观。基于此再来探讨人生的得与失更容易和他人,和自己有一致的认知。当我把人生的收获和耿耿于怀放在基督信仰的语境里去回想,也会有不同的答案。难以拔高到释怀的程度,但至少会安心一些。无论得与失,同样会被时间稀释,或许世间的观念常让人为着过去的某一个决定懊悔不已,但信仰更容易让人放下,不必耿耿于怀,去跟自己作对。

      写到这,发现自己无法以一种过来人的身份来分析得与失,思想的深度也受限于自己的认知。说得也很浅薄,写这个全当为做个记录,没有高考的分数指标,聊这个反而没有压力;也借着具体的思想和讨论梳理,提醒自己。仅此而已。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人生由各种得与失组成,有时候得与失就在一瞬间,没有明显界限。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想得到一些东西,必然会失去一些东西...
    奔跑吧小怪兽阅读 539评论 2 7
  • 在人的这一生中,有得又有失,就看是得多于失,还是失多于得。 如果是得多于失,那实现财富自由就应该很容易,起码生活富...
    杨金社阅读 1,213评论 11 20
  • 2011年——每个中国人的得与失? 作者 唐孝忠 今天是2012年1月1日,翻开新年第一页,笔者由衷地欣慰,同时...
    坚守良知阅读 329评论 0 1
  • 大学一年半,谈谈自己的得与失 一年半以前的夏天,经历了高考,那个时候刚刚从高中三点一线的日常中挣脱出来,虽然活了1...
    Jasmim阅读 6,718评论 0 2
  • “人生实如钟摆,在痛苦与倦怠之间徘徊” —— 叔本华。 叔本华大叔在平常人眼里悲催的一生中写下上面的名句。大叔是悲...
    imshiling2阅读 1,665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