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和一个销售人员的聊天记录的整理,部分内容。
A:老师,您认为咨询是什么?
B:咨询是第三方咨询机构开给企业的一个经营管理处方。
A:那咨询就是企业的智囊团?
B:也说不上是智囊团,只能说是临时的军师。智囊团一般是有很多人且长期的服务。
A:老师,您专注于哪一方面的咨询?
B:我是专注于组织效能的咨询。就是帮企业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提升人效和坪效。
A:老师您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方式来提升企业的组织效能?
B:我认为这里有两条主线,一条是明显,一条是暗线。明线,我们一般是用三种方式来提升企业的管理效能,第一个方面就是组织职能体系。具体来说就是梳理部门职能岗位职责,把公司的每一项工作分解到部门,再有每一个部门分解到每一个岗位。第二个方面是绩效体系,所谓的绩效体系就是说,干得好有好的收入,干不好就没有好收入,多劳多得,好劳多得。第三个方面是业务流程。让流程更加顺畅高效,更加面向客户,让客户满意。暗线,就是提升老板的格局,改变员工的思维模式。
A:老师做咨询一定会有效吗?
B:其实做咨询不一定有效,咨询只是一个外部的力量,咨询就向外部的力量来公司里面点了一把火,至于这把火能不能早起来,能不能点亮公司的未来,这要看很多方面因素,比如说这个公司的温度湿度等方面的因素。
A:老师,我们之前也做过您说的相关的人力资源方面的咨询,但是感觉好像不是很有效?
B:没有效也是正常的,其实一个咨询是不是真的有效,更大程度上取决于老板本人。如果老板本人的认知、格局等方面没有改变的话,这个咨询可以说基本上来说是没有效的。
A: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B:因为企业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企业里面的各项因素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而老板本人正是这个系统里面最关键的因素,如果这个因素不改变其他的因素在短时间内会改变,但是长时间内还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A:老师,您是怎么来改变企业老板的?
B:改变企业老板,就是给老板沟通,改变其格局,改变其认知,可以说是用教练的方式,有时候甚至会激怒老板,但是没有关系。
A:那如果老板不接受你的建议呢?
B:不接受也没有关系,只要我们说了我们就尽到了我们的职责,至于他能不能认识到能不能接受,愿不愿意去改变,那就是他的格局的问题。如果他格局小,那他不会改变;如果他格局大他应该会改变,只有改变了才可能让企业活得更好。如果他不改变,那就由他去吧。
A:老师,那您是怎么改变员工的?
B:改变员工,我想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硬性的制度,一方面是软性的意识。硬性的制度包括岗位职责,业务流程,绩效管理;软性的方面就是员工的思维模式,认知水平。
A:老师,你认为管理的真谛是什么?
B:我认为管理的真谛就是人性,洞察人性,利用人性,满足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