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无巧技夺魁力,只以诙谐走偏锋。

  说起唐朝,各位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是哪位抬头仰望星罗棋布的谪仙人李太白。潇洒风流,人间最得意。还是哪位俯瞰人间万家灯火的诗圣杜甫,忧国忧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还是千古第一城“长安” 或者是虽为陪都,却实实在在为不夜城的“洛阳”(没宵禁)。实在太多了,多到千载岁月之后的异乡华人聚集的地区有一个很中国风的名字“唐人街”。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以上种种千年岁月中被夸得都没边儿了。正面,侧面,反面,暗喻,寄托……来来回回不计其数,要再夸出点花样来难度很大,所以我也走走偏锋,和接下来要说的主角一样。

  唐朝诗人很多,风格迥异,风光霁月,数不胜数,而且都很会写诗,基本上一个风格都会有一个诗人遥遥领先,比如比仙气,你去找李白,肯定被虐的渣渣都不剩,所以有这样这个诗人他剑走偏锋,硬生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还能名流千古,他就是打油诗的鼻祖“张打油”。

  其实听这名字就一直浓浓的土感,好吧,下里巴人,很接地气最著名的一首就是《咏雪》

    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它的解析是这样的“全诗没有一个雪字,却将雪落大地造成的感觉很直观地展现出来”但就是口语话来,什么叫口语化,大概就是“我爱你”和“要不凑着过日子得了”一个效果,正是这种效果,让打油诗虽然不入“正统”但却顽强地传到了今天。并且(记住了,很重要)人间一千多年前是干不过其他风格,现在是写不出那些风格出来了,哎,愁呀,还是曹先生说的好“一把辛酸泪,满纸荒唐言”呐。反思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