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高屋建瓴,构建教育的正确认知。
教育的八大陷阱
1. 青春期是叛逆期。
说叛逆是因为家长搞不定了。青春期是觉醒期,孩子的自我意识觉醒,想独立,想按自己想法来,家长需要不断学习,来提高教育能力,做好引领。
2.每天高效陪伴的家长都是负责任的家长。在现实中,不是所有父母都有条件天天高效陪伴。家长需要做的是:在一起时,高效陪伴,不在一起时,建立心灵契约。
3.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起跑线到底是啥?不同的人看法也不一样。现实中,经济教育父母本身情况等的不同,孩子们的生长环境也是不同的,也就是起跑线没法一样。我们可以输在起跑线,但要赢在转折点。面对孩子成长中的重大事件,家长要做好引领。
4. 孩子的问题都不是孩子的问题,都是家长的问题。
都是第一次当家长,听到这句话,谁还敢生孩子!家长也是第一次当家长,孩子之所以出问题,是因为家长没有持续学习。
5. 没有不会学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老师不是万能的。家庭是培养人的地方,学校是培养才的地方。家长要承担起责任,不能把育人的责任推给老师。
6. 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时代在变化,父母的教育也得跟上,父母要持续学习家庭教育系统知识,提高教育能力,引领孩子走得更好。
7. 我家孩子学习没有兴趣和动力。
我家孩子不是没有兴趣和动力,是没有方法,如果能有高人指点,他一定能学好。
8. 孩子小,等大了就好了。
小时候的问题不解决,大了问题会变大,更难干预。每个阶段都有心理发展的特点,要根据特点补充心理营养,引导,完成阶段性任务,扎扎实实打好基础。
各阶段心理发展特点:
童年时期,三岁以内,孩子要发展自信心,安全感,母亲是重要影响人。
三到六岁,性别认同,规则感,主要影响人是父亲。
六到十二岁,勤奋,努力的品质,主要影响人是老师和同伴。
十二到十八岁,自我认同,主要影响人是同伴和崇拜的人。
孩子长起来很快,我们能影响的时间有限,得抓住时机,顺势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