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些时候我写了篇《趣谈南京鸭子》,之后一位网名叫“梅花”的朋友在公众号留言,分享的内容让我受益匪浅。
梅花朋友说,水西门鸭子之所以有名,是因为90年代之前,每天凌晨4点过后,水西门桥边就会热闹起来——这里是南京的鸭子交易市场,全城的卤菜店老板都会来这儿选购活鸭子,带回店里制作盐水鸭。
我特意查了资料,才知道水西门曾是南京重要的水陆货物集散地。运鸭船顺着长江进入秦淮河,可直达水西门码头。由于盐水鸭必须用活鸭现杀,再经腌制、老卤浸泡等多道工序,小贩们得每天进货才能保证食材新鲜,沿着河岸便催生了不少鸭行和鸭店。就连民国时期的地图上,都标注着“鸭码头”的字样。
久而久之,水西门码头形成了鸭子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链,活鸭宰杀后,鸭身做成盐水鸭、烤鸭。梅花朋友说,老南京人吃鸭子,首选盐水鸭,因为老南京人都知道,活的鸭子才做盐水鸭,死鸭子才做烤鸭。
除鸭身之外,鸭头、鸭翅、鸭掌、鸭肫组成的“鸭四件”,也成了南京人钟爱的下酒小菜。那时的水西门一带,卤菜店的柜台里总能看到码得整整齐齐的鸭四件,卤汁浸润得色泽油亮,咬一口肉质紧实、咸香入味。老南京人买鸭子时,常会顺带称上半斤鸭四件,回家配着粥喝,或是就着小酒慢酌,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这不起眼的“边角料”,成了刻在老南京人味觉里的记忆。
可惜的是,“鸭码头”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早已消失。作为南京明城墙十三座城门之一的水西门,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陆续被拆除,如今只留下相关的地名,以及水西门一带传承至今的烹鸭技术与卤制鸭四件的手艺。
不过好在,今天到南京想吃鸭子,不用特意寻觅,随便找家街边卤味店,无论是皮薄肉嫩的盐水鸭,还是咸香入骨的鸭四件,口味都很不错,那份独属于南京的烟火滋味,始终未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