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阅读《系统化思维导论》的时候正好在准备计算机考试,所以没有想到的影响是将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概念重新理解了一遍,意外帮助了坑爹的考试,只求不挂(*/ω\*)
因为这方面接触的较少,所以阅读中也就囫囵吞枣式,只标注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语句。除最后一章“一些系统问题”,还有六个章节:问题、方法、系统与幻相、观察的解释、观察结果的分析、行为的描述。
书中的定律虽然有的可能比较晦涩高深,但是列举的例子一般都还比较日常。最喜欢那个“音乐盒”的例子啦。
虽然个人从书的全局来看也不是很懂,但是每一章节下,看完举例及由此列出的一些定律,还是能够有所收获。作为梳理,也作为分享吧!
前言中提到书籍基于一门课程,而这门课程改变了很多人的思维。在列举的各种人的话语中,因为自己的爱好趋向,着重标记了这段:
一位考古学家说:“我想我以前不理解理论在我工作中的意义……现在当我进行探究时,总是从整体上看问题,把它作为更大的整体,即活生生的文化的一部分。”
第一章“问题”:从世界的复杂性出发,物理学、数学、生物学等学科的研究,引出系统和相关的定律问题。计算的平方律让人直观的感受到,在科学的研究中,没有简化,是不可能的。当然,作者用牛顿的研究和其他物理学和数学的知识做了详细的解释,只不过于我而言留下的是这些印象。
中数定律和墨菲定律于我而言,确实是第一次见到。日常经验中的墨菲定律:凡是可能发生的,都会发生。
从第一章开始,每一章后面都有思考题,但是都很专业,只能挑选一些尚可以理解的试试看,参考文献也都是全英的论文,没有查阅,可能也是对书中内容理解少的原因吧。
第二章“方法”里涉及到的方法很多。
任何模型,都是用我们认为已经了解的一种东西去表示我们认为想要了解的另一种东西。
推理的力量不在于推理如何用规则来指导我们的想象,而在于我们才能够经验和传统的规则束缚中解放出来。
接下来的部分就是围绕一般系统和系统思维的距离。
在“一般系统信念的主旨”中提出归纳的威力。发现一般系统规律的主要方法,就是归纳。“一般系统规律的本质”中提到的能量守恒定律自然不陌生,但是名叫“定律保护定律”的一般系统定律倒是第一次见到。
如果事实和定律冲突,那么拒绝接受事实或改变定义,但是绝不抛弃定律。
就像能量守恒定律,用修改能量定义的方法让它保持不变,这样才能维持它的一般性。然而从前在学习物理、数学等知识的时候,是绝对不会去想这些问题的。
在“系统思维类型”的小节中,指出了这样的活动分为三种:促进思维过程;研究特殊系统;创造新定律和改进旧定律。
思维过程的促进在学习中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在他们遇到专门领域的定律时,常常能够将其他知道的一般系统“定律”联系起来。
可以说,这其实也是一种简化。
接下来的四个章节就是对系统思维中方法和定律的阐释,还附上了符号题(虽然符号题经常性不会做)
这部分的笛卡尔积、黑盒、白盒、集合、元素、映射等计算机基础知识,直接的好处就是涉及这些的选择题,那会刷题都不会出错啦。
在“观察的解释”中,有一个有趣的“脑-眼定律”。
在一定程度上,脑力可以弥补观察的不足。
在一定程度上,观察可以弥补脑力的不足。
“广义热力定律”一节中说到,完全用理论代替观察是不科学的,更糟的是走过场的观察,它丢弃了与理论不相符合的观察结果,并认为它们是伪造的。
就像维也纳女士们喝茶之前要先称一称体重,如果轻了一公斤,就会多吃一块蛋糕,如果重了,她们就会认为是秤出了问题,仍然要多吃一块蛋糕。(哈哈哈哈,原谅我笑点低)
“观察的解释”一章末尾的思考题中,有这样一个题,可以一起讨论哈。
宾服德举了一个例子,是南伊利诺伊州一个多次发掘的遗址。由于研究者的兴趣仅限于发现大量碎陶器的地点,而没有发现较早时期的房屋遗址。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未来考古学家发掘我们现在的城市,他会在碎片密集的地方发现多少房屋。请讨论各式各样的观察者会如何看待我们现在的社会。
用历史的碎片去接近和再现历史的真实,是它的魅力与贡献,也是它的不足。
后面的章节中有这样几个让我感兴趣的法则和定律(当然还有很多啦)。
不变法则:对于任意给定的性质,都存在一些保持它不变的转换和一些改变它的转换。要理解变化,只有通过观察什么保持不变;要理解恒久,只有通过观察什么发生了转换。
分割:世界往往清晰地分成一些部分,而不是像我们认为的那样随意分类(不遵守反射性、对称性和传递性)
共时法则:如果在同一时刻有两个系统处于状态空间的同一位置,那么就说明该空间的维度过低,也就是说,视图是不完整的。
最后分享这句:荣耀之路皆通向坟墓,但荣耀之路各不相同,这才是生活有趣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