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就在知识经济的风暴中心
这两天我被知识经济吓坏了,知识付费,已经是一个飞速增长大市场。刚刚过去喜马拉雅知识大狂欢、下半年“得到”专栏崛起、知乎LIVE、分答的60S问答,面对面约见牛人的“在行”。不管是基于微信社群分享,还是某个垂直领域的独立APP。
知识的获取变得太便捷,知识的种类太丰富了。而且个个销量和走势都很好,尽是付费时代的狂欢。好内容多到爆炸,而且你我就在风暴中心。
留心观察,发现有趣的现象
这个现象的背后,一定存在某种客观规律。以我的观察,应该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之所以那么多的知识买卖发生,是因为成长才是人们亘古不变的刚需。那一拨渴望自己变得比现在更好的人,成就了这个市场。说白了就是咱们这拨人,都在通过各种线上付费课学习提升呗(或者是看书)。
但今天我并不是说成长这事,我想说的是。成长其实就是让人耳聪目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好像面前的一层毛玻璃逐渐清晰,耳朵旁边的噪声也更少了。
你能看清周围的环境,以及能分辨你想听的声音。那么,你想想,是不是觉得现在的工作或者环境,已经不能满足你了,你想要更高级的东西?不要骗自己啊。
你说,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要么是说服自己,继续处在不能被满足的瓶颈,要么寻找突破。你想要用旧的思维得到新的答案,怎么可能呢?接下来又会是新一轮的学习,又会不停的买买买,反正在这个过程中,你自己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关于付费学习,我想到了开头,却没想到结果
我用半年的时间试过了以上的所有姿势,买过能买的所有课程的形式。支付宝付费社群,音频直播课,微信社群课,还有知识平台,面对买,确切的说,我是个全平台的知识投资者。精进了我想要掌握的很多技能,进步之大,是半年前的我不敢想的。
比如我现在的写作,比如用了一个月时间搞定了公众演讲,比如运营思维的建立,还有结构化思维,还有最简单的PPT,和大量逻辑训练。感觉自己要上天的节奏。
在这半年,在量上面,我学到了以前二十几年的总和,可能是因为我二十几年太LOW了(捂脸哭.JPG)。好吧,尽管不想承认,但它的确是真的。
持续精进的结果是,仿佛有了铠甲,再也不害怕这个未知的世界。那份由于花了大量时间,货真价实的积累,让人如此笃定。我把这种体验和朋友说,他总结的很到位:家中有粮,心里不慌。
原来,这就是选择的自由。你一旦体验过,就再也无法回到原来的状态中去,毛玻璃没有了,噪声也没有了,耳聪目明的感觉像是看到了全新的世界。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学成归来,面临跨界
理所当然的,你看到了全新的世界,也一定会有全新的想法。外界刺激和自己的探索,推着你冲出去,再也停不下来了。一个又一个新发现。你想要寻找新的可能,面对新的机会,跃跃欲试。有焦虑,但并不是坏事,反而是好事。
而且我始终相信,我不是一个人,是一群人。而且比例很大很大很大。因为我正看见很多小伙伴用迂回路线,跳出了原有的环境,已经到了一个新的天地。而且过的明显好了很多。有一帮人,正在狠狠的跨界,有一帮人正在跨界的路上狠狠的走着。
谁说健身教练不能画画了?
谁说程序员不能开面包房了?
谁说品酒师就不能跨行业搞运营了?
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跨界大神横空出世,斜杠不再是一个稀有物种,将会是一个少数群体。乐观的推测,一部分人精通一两个技能,同时有两个以上的职业身份,可能会稀松平常。
换个角度说,跨好界,才是我们的未来。你做好准备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