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一本比较薄的小书,虽说是比较偏心理方面的专业书,但出现的专业词汇很少,也非常好读。书的前半部分是在说,大家似乎都认为自己有爱的能力,其实不然,大多数人的爱是一交换,他们认为先是自己能否被人爱,而不是自已有没有能力爱的问题。虽然说这本书的主题是爱情,其实大部分讲的深入的东西和爱情关系不大。反正前半部分就是啪啪打脸,不断告诉读者,很多约定俗成的观念的错误的,直到最后几页纸才会有一些行为的指导。我看书极易忘记,所以大部分的内容都忘了,只能借由摘抄的句子尝试着回忆。
1.“他们生活在一种幻觉中,以为自己是按照个人的意愿行事,是具有个性的人。”
“对他们来说,衡量内心活动是否正常的标准是他们的父母和亲戚,或者是他们加入的集体社会,只要他们同这一标准没有区别,他们就觉得自己很‘正常’,也就没有兴趣去观察和他们不同的生活态度。”
当然,每个人都想成为有个性的人,所以“随波逐流”,这个照字面意思翻译其实很美的一个词,会成为一个带有贬义的词汇。但“个性”是个什么呢?我尝试着回忆了一下那些被说是有个性的人的样子:在一群天天坐办公室的人中,有一个人会经常说走就走,只身游历大好山河,那大家会说他“有个性”;在一波喜欢听流行乐的人中,有个人只听古典乐,那或许也会有人说他“有个性”;在一些习惯了只说事情的正面,喜欢褒奖别人的人中,有这么一个实事求是,说话比较直的人,那他多半也会被称为“有个性”。这些“有个性”有褒有贬,但不外乎只体现了一点:他和周围的人不大一样。但把他放到一众热爱旅游/热爱听古典乐/直性子的人之中,那他也不过是个“随波逐流”的人。
其二,就是自己认为自己很有个性,这点,在网易音乐歌曲的评论中就能捕获不少。打开一首摇滚,评论常常出现“我听这么牛*的歌,为什么我还没有男/女朋友”,我时常有疑惑,他只是在听歌,又不是在写歌,听到一首好歌的途径那么多,所以一首歌的好坏,和你自身有什么关系?还有一种评论也屡见不鲜“听后摇的人永远不会有人懂,深深的无力。”听曲子有共鸣或者共情,或者被曲子感动很可以理解,但听出“无力感”,我觉得就是身体的问题了,肾虚之类的吧。而且还经常可以看到集体的“肾虚”,这种约罢就是作者说的“个性的幻觉”。
不可避免的,我也时常会出现这种幻觉,越是接触到无人知晓的画家、作者或是乐队就越是开心,那种被大众熟知的我就不那么乐意去关注了,这正是缺乏个性的表现,越是没有的东西,我越是想营造出来。对小众的追求,应该要基于成熟的审美能力,不然就狗熊摘玉米,同样陷入了“幻觉”中。
2.“宗教的最终目的不是正确的信仰,而是正确的行动。”
“我理解的非合理的信仰是指服从一种非理性权威的信仰(信仰一个人或者一种理想)。与此相反,合理的信仰是扎根于自己思想或情感体验的一种坚定信仰。合理的信仰首先不是信仰什么东西,而是一种确认,这种确认是符合建筑在自己真实经历上的坚定的信念。信仰是全部人格的一个性格特点,而不是某种被看作为对的思想内容有关的东西。”
“一切本来是建筑在合理信仰上的宗教或是政治体系,一旦它们依靠权利或者权利结盟,就会堕落和失去内在的生命力。”
这三段话很大程度解决了自己对信仰的困惑,首先,我以前一直有误解,宗教不就是对一个并不真实存在的人的盲目追捧么?这和小姑娘们追星有什么不同。慢慢我觉得,宗教其实是对一种态度,一些行为的追求,宗教并不是绝对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佛教就中有辩经等,这是对传下来的经典的再加工。对宗教的想法又多又乱,表达出来的又非常浅显,不赘述了。
3.“一个好母亲是不会阻止孩子成长,也不会鼓励孩子求援的。母亲应该相信生活,不应该惶恐不安并把她这种情绪传染给孩子。”
“如果你想对他人施加影响,你必须是一个能促进和鼓舞他人的人。”
这两句是给初为人师的自己提个醒,教师的为人态度对孩子的影响,即使不及父母,也是紧随其后的,很多时候我们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但情绪是我们大家都不怎么关注的。
4.“几乎没有一场冒险像爱情那样,是以如此巨大的希望和期盼所开始,并以如此的规律性遭到失败。”
“人们往往把这种如痴如醉的入迷,疯狂的爱恋看作是强烈爱情的表现,而实际上这只是证明了这些男女过去是多么寂寞”
读后感写完,才觉得一本书看完了,又了一桩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