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楼上的疯女人》QAS读书笔记

Q、本书的精华内容。

A1、第一部分,西方旧时代下的文学偏见。

在维多利亚时代,只有男性拥有写作天赋吗?当一位19世纪的女性提起笔,受到各方打压时,她会为此而感到焦虑吗?在男性为主导的文坛中,她们又是如何发出自己的声音?

在维多利亚时代,男性占据着绝对的话语权,面对打压,女性作家们尝试反叛,将自身被压抑的愤怒、激情,投射到一个被污名化的“疯女人”或“怪物”形象身上。



A2、第二部分,典型案例——《简·爱》。

阁楼上的疯女人伯莎会是女主角简的真实自我吗?伯莎撕毁婚纱、纵火焚烧庄园,这些疯狂的举动是否正是简内心深处不敢宣之于口的反抗与毁灭欲的爆发?

在这本书中,伯莎其实就是女主角简的“黑暗双身”。她是简内心那股不屈的反抗精神、那股被理性压抑的具体化身。这个“黑暗双身”的牺牲与一场象征旧秩序毁灭的大火之后,一个新的、独立的女性自我才能挣脱囚禁,走向解放。



A3、第三部分,19世纪女性作家的集体困境与智慧。

几乎所有的女性作家都绕不开弥尔顿,面对厌女的传统,这些女性作家们都是如何应对的?她们谦卑的外表之下,涌动着怎样的暗流?“阁楼上的疯女人”是否是一种跨越个体、回荡在整个时代的集体无意识与共同的文学抗争?

19世纪女性作家的集体困境与智慧。面对打压、偏见以及厌女的传统,女性作家们在表面上谦卑地沿用父权制的文学形式与经典文本,却在内部对其进行系统的颠覆与重写,从而将囚禁她们的“阁楼”,改造为施展创造力的阵地。

“阁楼上的疯女人”是一个时代的宏大隐喻。本书两位作者的解读,不仅颠覆性地改变了人们对《简·爱》的理解,也让人从另一角度对19世纪的女性文学产生新的理解。

这些作家并非简单地接受文学传统赋予她们的次要角色,而是通过自己的方式在顺从的表面下进行文学实践,这不仅是对女性创作焦虑的克服,更是对整个父权制文学传统的响亮回应。


S、《阁楼上的疯女人》,本书由桑德拉·吉尔伯特和苏珊·古芭合著,她们是文学批评界最著名的学术搭档之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