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这张纸的时候,我身边的同事惊呼:星球学院!?好像我们都像外星人。
我说,这张纸有什么用呢?
她想了一下,说:好像也没什么用,证明来参加了这个会,觉得它有用的人就有用了。
其实我在“星球学院”3年了,这是我第一次懂得这个会,懂得这一群人。
这是什么样的一群人呢,简单直接地说,就是:不靠谱。通俗一点,叫做奇葩。
这位是Victoria Vesna,加州大学设计媒体艺术教授。1986年,她艺术硕士毕业,在维也纳双年展上,她像个迷妹一样地看着旁边Brian Eno(布赖恩·伊诺)摆弄他环境装置,觉得好神奇。就在这时,伊诺的professer(教授)晃啊晃地走过来了,那个时候的罗伊教授大概长这个样子:
这次会面改变了Victoria的人生轨迹,她从一个好好的文艺女青年,转向了一个未知的、不靠谱的方向,开始交互艺术的探索,进入了那个时候说不明白、难以言表的Planetary Network(星球网络).
这是Victoria的作品,可见有多么不靠谱:)
92年罗伊邀请她加入星球学院博士课程,那时候Victoria已经在UC Santa Barbara拿到终身教授,对学位其实没什么需求,但是她想搞明白自己的创作,在艺术史的进程中到底是在干什么。于是她接受了邀请,开始一起探索和战斗。
说战斗是因为他们站在了传统的对面,每一个伟大的革新都有一个伟大的对立面,我们不得不只手接过来,以愿景推动前进。(every great proposition has an equally great opposition—but we have to not take it personally and just forge ahead with the persistence of vision.)
罗伊对她的影响是巨大的,他鼓励Victoria不仅要做创作,更要开始教学,研究理论。这其实是个很挑战的任务,因为他们的方法和传统固化的艺术教学很不相同。罗伊鼓励Voctoria不要惧怕将灵性带入学术,鼓励她探索未知。她常引述罗伊的话:泡三遍之后,就没有学科之分了。认认真真地把人类那些看上去不相关的兴趣连接起来,聚会和party很重要,(不要带什么身份头衔学科种族),首先作为最基本的人相连接。
Victoria认认真真地连接艺术和宗教、艺术和生物、艺术和材料等等等,她不断地和他们谈谈谈,泡泡泡,打破学科界限,搞懂每一行每一科在干什么。在连接量子力学的过程中,认认真真地连接了一个量子物理学家的老公,现在也是美国工程院院士。
从Victoria开始,星球学院至今培养了87名博士,同期最高有18个博士同时在读。
1994年,交互艺术前沿探索中心 (CAiiA)在威尔士大学建立,这是全球第一个交互艺术博士研究项目。
1997年,普利茅斯大学计算机系成立了科技艺术研究(STAR)项目,CAiiA-STAR成为联合研究平台,共享师资和技术资源
2003年,CAiiA从威尔士大学转至普利茅斯大学,同年10月,CAiiA-STAR更名为星球学院CAiiA-Hub
2004年,瑞士节点Z-Node在苏黎世艺术大学建立
2005年,意大利节点M-Node在米兰Nuova Accademia di Belle Arti建立,该站于2014年在意大利Trento重建为T-Node
2011年,星球学院获得世界大学论坛奖高等教育最佳实践奖
2012年,希腊节点 I-Node在Kefalonia爱奥尼奥大学艺术文化中心建成
2015年,瑞士节点NGL-Node 在 Neue Galerie Luzern SAA, Lucerne建成
2016年,中国节点De Tao Node在中国上海德稻大师学院建成
再来说说这个Conciousness Reframed(意识重塑)大会。
从97年都柏林的媒体艺术中心发起,看一下它的历程,从威尔士,到澳大利亚,到北京,到英国,到维也纳,到挪威,到上海,到里斯本等等等。
今年在葡萄牙波尔图的会议主题是《生物心智和科智自然》,这是近期的全球热议,也是具体承办学校的希望,借此机会促成了波尔图大学艺术学院和生物学院的合作,对学校是里程碑式的进步。
而这样的故事2017年在中央美院也发生过。第19届意识重塑大会开启了央美EAST科技艺术新战略,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在致辞中指出,EAST-科技艺术季的举办和科技艺术教育国际大会的召开,是中央美术学院办学史上富有象征意义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中国高等艺术教育在科技与艺术融合创新发展方向上的一个新的起点。会议期间,罗伊受聘成为中央美院视觉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首席专家。而令他感到欣喜和欣慰的是,会议成了科智艺术、交互媒体大家族的聚会,他几十年的学生在这里相聚,一个前所未有的领域在中国、也在他的生命中蓬勃生长。
今年的演讲的内容和往年一样,五花八门,非常之不靠谱,比如:
我们都是星际微尘,宏观和微观尺度地重塑
以真菌的三种形态,看自然选择
数学美学:关于逻辑、距离、可能性、变化、系统等的模式
量子艺术与不确定性
吸入意识:环境失调的生态进化推论
未来遗物:信仰的样本,认识论反叛的例子
还有这一位,结束会议的发言人,讲植物智慧和艺术创作的,大约前一半都在讲地球作为一个智慧的星球,正在经受的植物灭绝。
都是这样奇葩而魔幻的话题,但是,就是这样一群对本行业精通,又充满对外行业好奇心的人,相互聚在一起泡啊泡,聊啊聊,产生了新知识,发明了新语言,创造了新表达,成就了新作品。艺术,不是仿效贵族生活的技艺,艺术是那些帮我们看到另一重世界、另一种存在的东西。
大会的最后,主持人唠唠叨叨讲了半个小时的话,结束不了。原来她的学生正在楼下拼命剪辑3天会议的视频,希望给大家再做一次群体意识的融合。这样的速度和热忱,让我这个做惯了会议的同志唏嘘不已。
在世间做事,有技术层面的,有事务层面的,有精神层面的,还有生命层面的,在这里我见到了后两个层面。
上个月有位英国学者写了一本关于战后英国艺术教育改革的书,专门研究罗伊推动的基础课对英国艺术教育的革新和推动。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他如何骑着瘦马舞着长矛,一次次站在旧的“伟大”面前张牙舞爪,看到他如何一次次被开除,一次次自我修复,执意在教学中要将认知和意识的塑造放到技术和专业训练之前。20世纪60年代之后,他离开英国,活跃在加拿大、美国、维也纳、威尼斯,以艺术家和理论家的双重身份创造性地将控制论、电信学引用到多媒体艺术创作之中,对多媒体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罗伊认为,我们使用的科技会改变我们的认知。比如技术延伸了人的感官,在人本身的五感之外,借由技术,我们到认知可以延伸到无穷远,也可以进入到无穷小,所以要拥抱并接纳那些超常规的直觉,超感官的知觉和灵性的意识,狭隘的机器工业时代的心智正让位于更广泛而深入的系统控制(cybernetic)认知。再比如大脑皮层是大脑传递信息的介质,但因为互联网,个人不再是独立的个体,个体头脑是人类相互连接的神经网络的一个部分,一个节点,我们的世界变了,我们正享受着分布式的思维,人类的思考、行动和体验发生在全球范畴的意识中,个体大脑是人类整体意识场的入口,而不是以往我们认为的世界是由个体大脑创造,于是出现了超级皮质的概念;所以我们根本就生活在一个变化不居的现实中,我们的教育观、世界观全都应该打开,迎向未来。
看着罗伊,我想,他就生长在这个网络上,这里的每一根神经、每一次跳动就是他的生命。所以他说:我不会停,会一直做下去。
离开的这天,是Victoria60岁生日,在她的facebook评论里,我看到了她的奶奶给这位孙女的留言:我好开心,我的孙女儿在做waving the world mind(波动世界认知)的事。
我想世间最好的爱就是懂得,懂得你在做什么,懂得你的珍贵。
拍这张照片的时候,我知道我在干什么,左边的那位是罗伊教授的第一位博士生,右边这位如果她不放松,或许会成为最后一位。
附:罗伊﹒阿斯科特(Roy Ascott)工作经历
(引自:https://ars.electronica.art/aeblog/en/2016/03/11/victoria-vesna-interactive-art/)
2012年:德稻新媒体艺术大师
2003年至今:英国普利茅斯大学星球学院 (Planetary Collegium)中心主席;普利茅斯大学智力艺术学教授;
2003年至2007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艺术学院设计与媒体艺术系任教;
2003年至2005年:英国艺术和媒体专家组,艺术和人文科学研究委员会成员;
1994年至2003年:纽波特威尔士大学互动艺术学教授,互动艺术学高级研究中心创会理事;
1986年至1993年:维也纳应用艺术大学通信理论学教授兼主任(HS Professor, Vorstand der Lehrkanzel für Kommunikationstheorie, Hochschule für angewandte Kunst in Wien) ;
1975年至1986年:威尼斯双年展XLII,艺术、科技及信息学领域国际委员 ;
1975年至1978年:加利福尼亚旧金山艺术学院院长 ;
1971年至1972年:加拿大多伦多安大略艺术学院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
1967年至1971年:英格兰理工学院绘画学系主任;
https://baike.baidu.com/item/罗伊﹒阿斯科特/18023818?fr=alad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