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大街的鲜花,还有花束后的笑脸无不在告诉我今天是一个重要的日子,情人节。百无聊赖就对这个节日考究了一下。
西方的情人节是每年的2月14日,这是公历一年中的第45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320天(闰年则还有321天)。 据说,270年——罗马圣教徒瓦伦丁被处死,此日被后人定为“圣瓦伦节” ,后衍化成情人节,是欧美和大洋洲的一些国家的民族节日。此节日的来源甚多,但比较公认的说法是以罗马圣教徒瓦伦丁被处死,盲女墓前殉情,后被定为“情人节”较为靠谱。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出现全面危机,经济凋敝,统治阶级腐败,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纷纷反抗。贵族阶级为维护其统治,残暴镇压民众和基督教徒。是时有一位教徒瓦伦丁,被捕入狱。在狱中,他以坦诚之心打动了典狱长的女儿。典狱长的女儿是个盲女,他用爱心鼓励盲女治愈眼疾。当典狱长的女儿可以睁开眼睛看到世界的那一天,瓦伦丁被执行了死刑。临刑前,他给典狱长女儿写了一封长长的遗书,表明自己是无罪的。表明他光明磊落的心迹和对典狱长女儿深深眷恋。这一天,就是公元270年2月14日。后来,基督教徒为了纪念瓦伦丁为正义、为纯洁的爱而牺牲自己,将临刑的这一天定为“圣瓦伦节”。据传说,在行刑的那一天早晨,盲女在他墓前种了一棵开红花的杏树,以寄托自己的情思,自此以后,基督教便把2月14日定为情人节。
中国一般把传统节日七夕称作“中国的情人节”,在汉代,七夕的庆祝已经很普遍了,但传统上庆祝七夕的内容与情侣约会之类的活动无关,只是乞巧、许愿的节日。后来由于牛郎织女在七夕鹊桥相会的传说赋予了七夕节以情人节的含义。近年中国年轻人又以庆祝西洋情人节的方式庆祝七夕,内容上与传统习俗并无关系。还有一种说法上已节是情人节。上巳节本来是青年男女踏青、社交、结交异性的节日,汉之前更有野合的习俗,后来礼教兴起,野合的习俗消失,但当时男女交往还是比后世自由,年轻男女依然会在当天到郊外踏青游玩。到南宋时理学兴起,礼教变得森严,上巳节就在汉民族文化中式微了。
在情人节的习俗中,鲜花和巧克力是庆祝时必不可少的。这是男性送女性最经典的礼物,表明专一、情感和活力。玫瑰代表爱情是众所周知的,但不同颜色、朵数的玫瑰还另有吉意。
在希腊神话中,玫瑰就是美神的化身。在世界范围内。玫瑰是用来表达爱情的通用语言。玫瑰颇色丰富,不同颜色有着不同的寓意 。除了送鲜花和巧克力,还有手书一封长信,向心爱的人表达心中的爱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