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旧事物”展“新颜”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旧事物是蕴含价值的。我们为什么要重走长征路,为什么吃“忆苦思甜”饭,为什么弘扬雷锋精神,这都是在“事”中见精神的结果。除了“事”,旧事物还有“物”的具象表现。故宫建设几百年,依然在不断翻新,是因为其巨大的建筑和历史人文价值;三江闸早已废弃,却依然历代维护,是因为它蕴含的古人智慧,依然启迪着当代人的实践。因此,我们要用积极的态度对旧事物的价值进行最大挖掘,让它们在各个领域的实践中能够焕发新的生机。

       要重拾旧事物价值,就需要用积极的态度充分挖掘,让旧事物重新焕发生机。这就要求挖掘旧事物必须守正与创新。守正即明确旧事物价值,并充分挖掘现有底蕴,创新即让旧事物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在新时代体现新价值,焕发新生机。

       旧事物的保护需要群策群力。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强化政策扶持、价值引导,支持民间资本进驻,引导社会力量支持旧事物建设。例如,支持社会力量建设老物件博物馆,像武汉秋枫记忆老物件博物馆、吉林“Z世代”民间博物馆、北京老物件(私人)博物馆等都是民间资本挖掘老物件的典范。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文化环境,增强当代人的“溯源”意识,为民间博物馆造空间,为传统文化表演搭舞台,不断为精彩古旧技艺传承赋能。

       旧事物的传承需要创新发展。旧事物焕发生机的关键在守正中不断创新,新民乐正式将新韵律、新形式、新技艺赋能到传统民乐中,才使其充满活力,让广大青年人才不断涌入、沉浸直至融入、引领。再如历久弥新的“枫桥经验”,今年是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毛泽东同志就曾亲笔批示“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经验很好,“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60年后,我们依然要学习“枫桥经验”,就是因为“枫桥经验”在时代大潮中得到不断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党政动手,依靠群众,预防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枫桥新经验,成为新时期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的典范。

       只有坚持守正,并不断予以创新赋能,才能让岁月“说话”,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挖掘旧事物价值,让旧事物展“新颜”。(深圳 陈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