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再现“神童”,你怎么看呢

前两天,我看到一则新闻,山东菏泽出现了一位“神童”,他的名字叫周天,只有14岁,刚上高一,在2016年的高考中,他考了699分,被中科大录取。

其实,刚看到这个新闻时,我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已经大学毕业了,远离学校。而别人是“神童”,考上大学,那是他们的本事,与我有什么关系呢?

图片发自简书App

而在今天晚上,我一个人在安静地思考问题时,我回想到历年高考出现的“神童”,我发现他们都非常地厉害,真是不一般的人啊。

例如,在2010年,山东的一位小男孩苏刘溢,他只有10岁,却在高考中考出了566分的成绩,虽然只能上一所普通的二本院校。

但是,他只有10岁,却能考出这么高的分数,那些18岁的高三毕业生,很多人在高考中都考不出这么高的分数,这不得不让我们对他感到惊讶与崇拜。

除此之外,在2013年的高考,山西的一位13岁的“神童”,名叫范书恺,他以601分的好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

当她的妈妈接受记者采访时,她说:“真不是谦虚,我的儿子不是神童,没什么特别的。”

孩子能够达到常人所达不到的高度,这取决于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以及他自己的努力,没有其它的捷径。

其实,这个世界上根本上不存在什么奇迹,如果真有奇迹,那也只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而已。

这些“神童”们,他们当中有些人已经在上大学了,我不知道他们在大学里生活得怎样?能不能够适应大学的生活,毕竟他们还没有成年,在很多的事情上,自己还不懂的怎么处理。

大学里所要学的知识远远多于小学,中学,而且所探究的学问也非常地深奥,如果他们能够跟得上老师的步伐,学生的思维,时代的发展,继续努力学习,在学习与生活之间,保持一种平衡,那么他们长大后,很大可能会成为国家的栋梁。

然而,如果他们不懂得怎么跟同学相处,只是一味地埋头苦干,学习,不懂得和他人交流,分享快乐,即使他们的学习成绩很优秀,他们也受不到同学,老师的尊敬,大家会远离他们。

在文章的开头,我们看到的是那些“神童”光鲜的一面,他们很早考上大学,完成了中国传统父母眼中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目标。

可是,这些孩子过早地成熟,他们不是和同龄的孩子一样,一步一步地接受教育,而是不断地进行跳级,过早地进入大学,接触到社会。

“神童”本来可以和其他小孩子一样,快乐地度过童年生活,走入青春期,享受青春期的愉悦。

可这些宝贵的时间,“神童”们全都用在了读书,学习,做题上,他们在学校取得了优秀的成绩,但我不羡慕他们。

我不希望自己以后的孩子像他们这样,过早地成熟,进入社会。

孩子就如同一颗刚从土地里冒出来的小树,他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

倘若做为父母的你,每天不断地给孩子浇水,施肥,这样会让小树长得很快,没过多久,他就会成为一颗大树,但他的根没有牢牢地扎深于地面,非常地不稳定,一旦遇到狂风暴雨,他就会扛不住,而被自然所打败,到时候,父母再来后悔,就晚了。

此刻,我想起了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的一篇散文《伤仲永》,文章讲述了“神童”方仲永,因后天父亲不让其学习而被当作“造钱工具”而沦落到一个普通人的故事。

尽管现在不同于以前,但是,现在的社会更加地复杂,浮躁,多变,如果“神童”们得不到合适的教育,没能继续学习知识,深造,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到最后,他们也会变成普通人,被人们所哀伤,忘记。

“神童”的再现,牵起了一时的波浪,但只是一时而已,要想获得人们的尊敬,让人们长久地记住,他们需要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人,而现在,他们还是不健全的。

希望喜欢我的作者,读者们,既然来了,就点个赞,关注一下,谢谢啦。/本性使然。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不太在乎是否过生日,比起庆祝某个日子,更关心所有资料表格上的年龄又将加上一岁这件事本身。总之,很快,我就要满28...
    memohunter阅读 172评论 0 0
  • 生下贤哥,接触到小儿推拿这个名词,开始有一搭没一搭地自学。这个暑假意识到小儿推拿的公众号里面寻找相关的线下课程,无...
    燕纪事阅读 784评论 1 1
  • 我今年21岁,在一家电影团队实习,单身很久了,感觉的自己已经习惯一个人了,可总有心情不好需要别人安慰的时候。我现在...
    阿逗小姐阅读 290评论 0 0
  • 一周的培训已经结束,与一百五十多位老师相聚,与城关区的三位老师相识,今天离开警察学校的那一刹那,有点伤感,整个人有...
    二苗_5c0f阅读 43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