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聪即人的听觉阈提高,称为听阈上移或听力损失,俗称耳聋。但失聪与耳聋又是有区别的。聋是听觉系统中传音、感音及其听觉传导通路中的听神经和各级中枢发生病变,引起听功能障碍,产生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根据听力减退的程度不同,又称之为重听、听力障碍、听力减退、听力下降等。
正常人的听力在0~25db之间;声音要达到26~40db才听得见的为轻度聋;41~55db为中度聋;56~70db为中重度聋;71~90db为重度聋;91db以上为全聋。
发病原因
耳聋的病因复杂,有先天性的后天性因素,其中化脓性中耳炎是传导性耳聋最主要的原因。儿童听力减退主要原因是分泌性中耳炎。
先天性:先天性畸形,内耳听神经发育不全所致,妊娠期受到病毒感染或服用耳毒性药物引起,或分娩时受伤等。
后天性:外耳道阻塞,传染病源性耳聋、药物中毒、老年性聋,外伤性聋、突发性聋、爆震性聋、噪声性聋、听神经病、自身免疫性、梅尼埃病等。
临床表现:听觉障碍常见有耳鸣、听觉过敏、耳聋、幻听以及听觉失认。
检查方法:结合音叉检查及纯音听阈测试等有助诊断,影像学检查(磁共振成像)。
治疗方式:根据耳聋类型选择骨锚助听器、振动声桥、人工耳蜗植入及手术等。
导致耳聋的病因比较复杂,其中有一些耳聋是可能治愈的,有一些是无法治愈的,主要有以下:
(1)外耳疾病:如外耳道狭窄,耵聍栓塞、外耳道疖肿等,外耳道狭窄可以视情次品选择手术治疗或佩戴助听器,耵聍栓塞只要把耵聍取出听力就恢复正常,外耳道疖肿在治疗后听力也会正常。
(2)中耳疾病:如鼓膜穿孔、听骨链中断、中耳炎、中耳畸形等。鼓膜穿孔和听骨链中断在进行鼓膜修复和听骨链手术后可以治愈;分泌性中耳炎在积液排出后,听力基本可以恢复正常,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在炎症损伤内耳之后导致的耳聋是不可逆的,建议佩戴助听器。
(3)内耳疾病。如突发性耳聋、梅尼埃病、噪声性聋、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等。一部分突发性耳聋、噪声性耳聋在早期进行治疗听力可恢复正常;梅尼埃病和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导致的耳聋无法完全治愈;可视情况选择助听器和人工耳蜗进行听力干预。
(4)蜗后疾病。听觉通路发生病变,如听神经病、听神经瘤等,这类疾病导致的耳聋一般无法治愈。
投保时必须提供的健康资料
失聪/失明问卷(保险公司提供)
有关失聪的详细病历资料、历年体检资料
是否需要体检,视各保险公司而定
核保参考
寿险:一般标体;如果有进行性疾病引起的需要具体考虑疾病的风险,加费或拒保。
重疾险:因重疾中包括失聪的条款,通常做除外责任,或是拒保。
例如先天性耳聋,无智力障碍,可除外承保。
医疗险:通常做除外责任处理。
防癌险:通常标准体承保。
年金险:根据各公司的具体要求确定,是否承保。
特别说明:
重疾中有失聪相关的条款,具体如下:
双耳失聪:1、双耳听力永久性不可逆性丧失,在500赫兹、1000赫兹和2000赫兹语音频率下,平均听阈大于90分贝,且纯音听力测试、声导抗检测或听觉诱发电位检测等证实。
单耳失聪:1、单耳听力永久性不可逆性丧失,在500赫兹、1000赫兹和2000赫兹语音频率下,平均听阈大于90分贝,且纯音听力测试、声导抗检测或听觉诱发电位检测等证实。
人工耳蜗植入术:因耳蜗的永久损害而实际实施了人工耳蜗手术。专科医生在医学上是必要的,且手术前符合下列全部条件:
1、双耳持续12个月以上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
2、使用相应的听力辅助设备效果不佳
中度听力受损:单耳听力永久性不可逆性丧失,在500赫兹、1000赫兹和2000赫兹语音频率下,平均听阈大于80分贝,且纯音听力测试、声导抗检测或听觉诱发电位检测等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