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年轻的时候独自生活,早已习惯了一个人在医院跑来跑去。
临睡之前计划好第二天七点之前起床,八点钟去A医院看牙医,再去B医院看半个月之前预约好的皮肤科医生。
早上挣扎了半天,终于在七点半之前从床上爬了起来,简单洗漱过后就冒着寒风出门了。由于需要走路的距离比较远,等我到达A医院的时候已经接近九点了。
沿着石阶拾级而上,平缓的楼梯让我想起了中学时代的教学楼,而那几个月前一手拿着一堆收据一手摁着刚抽完血的手臂的我像是从我身边匆匆而过,能够陪伴我的貌似只有我。
距上一次来的时间还不到三个月,门诊室的外面新挂了一块LED显示屏,现在的医院真是越来越便民,患者们安安静静地坐在长椅之上,不用再三番两次询问:“护士,什么时候轮到我?”
等待的时间比我原本设想的要长很多,眼看着再不离开这儿,我去B医院的计划便要泡汤。好在医生刚好忙完了上一个,一看我是那个无比熟悉的患者,话不多说,直接让我躺在椅子上便开始对我的口腔复查和做进一步清理动作。
这是一个温柔的年轻男医生,对于我自己都不愿意看到的我的丑样子早习以为常,自然也就没有怜香惜玉之情,用各种器械在我嘴里琢磨。可能在他眼里,我的口腔就像是一座大山,他按图索骥,寻找着潜在的会影响这座山滑坡的线索,将之一一除掉。
不仅如此,男医生指着我的口腔对着一旁的实习生说着什么,我这个生物标本为了不影响他的教学,一动不动地保持着原本的姿势,只有眼珠在老师和学生之间转来转去。
看着医生漫不经心地演说,而实习生似懂非懂在点头或者恍然大悟。
(二)
嘴里刚上好了药,我就跑(不是真的跑)着去几公里之外的B医院,看着医院里来来往往的人们,这人群密度绝对不亚于黄金节日时的某个景点游客,尤其是当我看到电梯上下行挤满了形形色色的人,场景确实震撼。
B医院可以说是南方最好的医院之一,如果不是同学的推荐了某位医生,我不会轻易来这儿看病,主要是觉得没那个必要。
平时习惯了按照在医院的柜台办理各种手术,也习惯了在各个柜台之间跑来跑去,所以当我发现即使我预约了,还是需要先去自助服务区办理医院专用的诊疗卡之后,尤其是还需要往里面存钱的时候,我有点儿无语。然而我并没有其他的选择,在熙熙攘攘的人群的推搡之中极不情愿地按照提示器上的流程一步一步把卡给办理好了。
当我到达皮肤科所在的区域时,刚被工作人员不耐烦地打发去取号,我盲目地顺着人流走去自助服务台,恰好听到了广播播我的名字。哦,我早就挂了这个时间点的号,还好系统比我更清楚我该干什么。
在专家门诊的门口候着,忍不住四处打量身边的人们。
我戴了一次性口罩出门,所引起的注意也不比其他路人小很多。我来医院主要是为了将脸上的那几颗并不过分影响美观的青春痘给治好,但一看身边的患者,禁不住怀疑自己是否有点儿小题大做。因为医院这个病患集中地让我看到了不少皮肤异样的人们,我不过是长了几颗痘痘,站在其中反而显得有点儿怪异。
除了好奇别人为何会有各种皮肤问题,其实我更想问问身边的人:你看我脸上的痘痘是不是并不严重?不过这样的多此一举尽管满足了自己的怪趣味,却未免太容易让旁观者讨厌。我左看右看,还是没有把问题说出口,也算是为了少给别人添麻烦尽了一份力。
等了近一个小时,护士终于把我喊进了诊疗室。助理模样的医生问了我一些关于痘痘的问题,不断在病历本上记下了些什么,靠近我右侧的照片上的那位专家此刻正背对着我给旁边的一个患者做检查。不到两分钟功夫,专家调转椅子正对着我,除了询问我问题,还用一只大手把我这个脸都扣起来。
专家时不时把我的脸扣起来,一会儿又放下,那不容置疑的姿态让我感觉这像是在拍电影,我是一个供人挑选的女子:“哟,这个小妞还不错!”我的脸被专家转来转去,感觉有点儿怪怪的,毕竟平时的自己超不喜欢被碰到,我僵硬却一丝不含糊地回答着他的问题。
如我所料,痘痘的问题并不严重;如我同学所料,医生给我开了一剂猛药——吃药的半年之内不能怀孕。
即使我并没有怀孕的需求,事儿妈的我忍不住在心里默默地问了一句:您确定吃这药不会把我给毒死?大概不会吧,毕竟我同学去年吃过这药,如今她还还好好活着。
(三)
之前办的诊疗卡在付款的时候发挥了重大的用处,我只需再多存点钱进去就可以直接在自助区付款,不需要排队,整个结账的过程不到三分钟。
排在我前面的是一个看上去挺健康的女生,看着她在自助机上一口气付了近万元的医疗费,习惯了在普通医院看病的我倒吸了一口凉气。
摸了摸口袋中的银行卡,想着万一钱不够,心里盘算着我哪天该再来一次拿药。当我翻开了自己的账单,两盒药加起来的价格不过前一个人的十分之一,也说不上便宜,还在刚好能够付得起。而后,拿着开好的处方单直接去药房拿药即可。
除了在诊疗室外等待的时间过长,我切实感受到了科技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往日需要在医院跑来跑去,找来找去,一个人从入院诊治到拿药离开,各种手续办下来,所接触到的工作人员平均会超过五个,所花的时间更是多到无法准确预测。
而现在,只要你识字并能基本理解简单的句子,完全可以自己搞定那么多原本很复杂的程序,不仅便利了自己,大大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压力和医院的人员成本,医疗事务也更为透明。
想起在诊疗室的门口听到两位患者的聊天,一个人说,自己刚从附近的一个市区赶来复查,但是没有挂上号,又不得不来到医生的办公室来加个号,已经等了大半天。另一个人说,自己半个月前就在网上挂了号,如今从深圳特意赶过来看病。
两个人交流着其他,我默默地坐在椅子的另一头,像是在默认着自己生活的便利和幸福,同时也知道,别人身上肯定也有我触不到的幸福,于是我们各自为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