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征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西施,春秋末期农历六月廿四日(阳历7月19日)出生于越国诸暨苎萝村,苎萝有东西二村,夷光居西村,故名西施。施姓后裔生活在浣纱溪畔。其父卖柴,母浣纱,西施亦常浣纱于溪,故又称浣纱溪。
在西施尚未出生以前,公元前544年,吴侵越时所获战俘剌死吴王余祭。公元前510年,吴大举攻楚前,为解除后顾之忧,又曾攻越,占领檇李(今浙江嘉兴南)。又过了五年,吴军主力在楚都郢时,越乘机侵入吴境,双方矛盾日趋激化。吴欲争霸中原,必先征服越国,以解除其后方威胁;越欲北进中原,更必先服吴才有可能,因而引起延续二十余年的吴越战争。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率军攻越,双方主力战于檇李。越以死罪刑徒阵前自刎,乘吴军注意力分散之机发动猛攻,大败吴军。阖闾负伤身死,夫差继位为王。二十六年,越以水军攻吴,战于夫椒(今苏州太湖中洞庭山)。越军战败,主力被歼。吴军乘胜追击,占领越都会稽(今浙江绍兴)。越王勾践率余部5000人被围于会稽山上。勾践请降,吴大臣伍员建议勿许,认为“今不灭越,后必悔之”。夫差因急于北上中原争霸,未采纳伍子胥建议,以越王质吴为条件,许降撤兵。
勾践夫妇作为人质被吴王带回国后并未关押,而是为吴王“驾车养马”,执役三年,在吴三年,勾践不光研究了吴国的城池布防,亦研究了吴国为伐楚国开凿的胥江,于是进谏吴王若想伐齐亦须开凿一条贯穿南北的运河,并承诺回国开凿吴以南段,方便向吴进贡,吴王负责开凿向北运河,辅佐吴王平定中原。此谏赢得夫差信任,勾践获释回国。
勾践回国后就开始了“卧薪尝胆”计划,发愤图强,强国、富民、纳贤、兴兵。其在谋臣文种、范蠡辅佐下,制定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长期战略。
期间不光配合吴国开凿了世界上最早的大型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的前身),还积极向吴国进贡,所以虽国力渐强却并未引起吴王警惕。
在吴越争霸的正史上其实是查不出任何关于西施记载的,也就是吴越之争可能跟西施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但吴越两地坊间传说之多、“古迹”之多已无法辨识原本真相,所以只能按坊间故事继续讲下去。
话说勾践虽国力渐强但因在吴国做人质时对吴国的情况已十分清楚,故对直接伐吴感觉胜算不大,所以与大臣商议务必要想一必杀绝技。范蠡于是想出用“美人计”,因吴王好美色,可向吴王进献美女(也就是安插一间谍)。于是越国开始了全国范围内的选美大赛,西施因沉鱼落雁之美拔得头筹,封为选美冠军,进宫深造准备进献予吴王。
艳色天下重,西施甯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珠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骄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其时按宫廷标准评定美女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美貌,二是善歌舞,三是体态。西施只具备了第一个条件,而且西施本是农家女,从小下地干各种农活粗活,有一致命缺陷——脚大。大脚学会了舞蹈后跳起来就是很丑,故越王又差能工巧匠给西施专门设计订制了一款中间有高跟的木屐,西施穿上后不仅舞蹈好看,走路亦婀娜多姿、仪态万千。足足花了三年时间,西施终于集美貌与歌舞、步履、礼仪等才华于一身,可以进献给吴王了,美女就这样带着艰巨的政治任务去了吴国。
吴王见到西施后龙颜大悦,为表真情同时也方便与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之美女享乐,吴王夫差决定大兴土木,为她在秀逸的灵岩山顶建造“馆娃宫”(今天的灵岩山上灵岩寺就建在馆娃宫遗址上),在紫石山增筑姑苏台,“三年聚材,五年乃成”,彼时之木结构建筑要用大量的木材,而运输大型木材只能选择水路,于是源源不断的木材堵塞了山下的河流港渎,“木塞于渎”,自此,扼太湖之咽喉重镇便得名“木渎”。
“山近灵岩地最幽,香溪名胜足千秋”。木渎是六大江南古镇中唯一一处既有山又有水的。木渎集苏州园林和太湖山水为一体,揽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地,乃苏州西部风景名胜区之中心和纽带。灵岩山、天平山、穹隆山、天池山群山相抱形成盆地,胥江、香溪、采香泾、寿桃湖径流四布,风水极佳。
自入桃源去,层阿翠不收。
佩环空洞响,云雾晓窗流。
红药生金屋,青山倚画楼。
莺啼开玉帐,柳动拂银钩。
解带温泉夜,凝妆石镜秋。
碧潭春濯锦,丹榭雨张油。
斜月通萧史,微风醉莫愁。
人由花上度,客似梦中游。
歌舞何时歇,山川尽日留。
桥犹名宛转,乡已失温柔。
岂必千年恨,登临见古丘。
木渎古镇凭其2500年历史与姑苏古城同龄,自古以来皆为吴西最大的商埠、姑苏第一水镇,镇上古宅庭院深深,小桥流水悠悠。历朝历代各路政商大家、文人墨客纷至沓来,且留下无数赞美之诗词赋。其中最著名的典故是乾隆皇帝七下江南六至木渎。
关于乾隆皇帝下江南的真正原因,世传各种版本,有游山玩水说,有寻花问柳说,有贪恋美食说,不一而足。但试想其25岁登基,在位六十载,禅位后又任三年零四个月太上皇,实际掌握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又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第二长、年寿最高的皇帝。乾隆乃“康乾盛世”重要的缔造者,真如民间所传的话他如何创造盛世呢?其实乾隆祖父康熙皇帝就曾几下江南,乾隆的偶像又恰好是其祖父,故乾隆南巡只是迟早的事儿。于各种史料中剥丝抽茧后得出乾隆南巡的真正原因有三:
一为治水,其几次南巡的主要目的均为治理长江流域(包括淮扬流域、洪泽湖水系)之水患。
二是乾隆有情怀,乾隆皇帝聪明之处在于南巡经费并未皆由国库支出,而是半推半就地由各路商贾(主要是盐商)负担了大部分差旅经费。当时各种商业已极其发达,因此商人们除心甘情愿包办经费外,为了显摆及迎合乾隆皇帝喜欢旅游、喜欢到处住“民宿”的情怀,各地争相建设亭台楼阁“楼堂馆所”,促进了中国古建筑业及园林业飞速发展,兴旺发达。
三是创造内需,拉动消费升级。乾隆南巡时,大量商人、绅士、文人墨客、优伶杂技聚于皇帝驻跸的几个城市,极大刺激了这些城市的商品消费;同时,官府、名流为了巴结、讨好皇帝,大肆修缮装饰园林、道路、民居、作坊,一时间杭州、苏州、扬州等中心城市急剧繁华。当时之乾隆盛世繁华景象从其御用画师徐扬(吴县人)所画《姑苏繁华图》可见一斑。
然则乾隆皇帝为何七次南巡有六次一定要到木渎呢,试问“烟花三月下扬州”时沿2500年前始凿的京杭大运河南下时最容易想起谁呢?吴王夫差。
所以乾隆来木渎的真正原因是学习,来来回回数次即为学习学习再学习。这种穿越回吴越争霸终局现场的学习绝对是无比深刻、收获巨大的,清朝宫廷女子的木屐如此盛行即为乾隆学习吴越先进经验之典型案例。学习吴国的先进经验要来木渎,总结吴越的经验教训更要来木渎。
后记:老胡就一商人,毫无史学基础,故未分正野史料,但亦未凭空杜撰。概以一己之视角解读史地,差误必难免,还请各路高人拍砖指正。特别感谢木渎镇政府及木渎旅游公司提供的大量资料,同时感谢007战友尤其12班的战友之鞭策及鼓励,是你们让我原来对写作的认知碎了一地鸡毛,故今天的成长与你们密不可分。各位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