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当地运用批评与表扬
——精豆班第六封家校信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
告别九月,走进十月。国庆小长假结束后,小精豆们也将迎来一段学习的黄金时期。希望朋友们能做好孩子的收心工作,调整好孩子的学习状态。
在上周来学的两天时间里,我们进行了十月份的座位调换。我们调座位大体的原则是前后换,左右换,一个月调一次。其实,对于孩子们来说,教室里的座位的确是没有好坏之分,只要有阳光心态,坐在哪里,哪里就是你的福地。这种调座位的办法我已经坚持了三年,也得到了所有家长朋友们的支持,三年时间,没有一位家长因为孩子的座位来找过我(当然也包括我们今年的精豆班家长了)。这也为我省出了更多的读书时间、备课时间,我也打心眼里感谢,感谢与我相遇的每一位家长朋友。
上周中午我在学校门口值班,一点四十,正是孩子们来学的高峰期,学校门外学生、家长人流如织。就在这时,我看到一位家长在狠狠地批评自己的孩子。孩子红着脸、低着头,想逃走却又不敢。也许这个孩子做错了事情,确实应该批评,但是批评也是要讲求方式的。
在我国古代,先贤们就有“育子七不责”的说法,即——
1. 对众不责:在大庭广众之下,不要责备孩子,要在众人面前给孩子以尊严。
2. 愧悔不责:如果孩子已经为自己的过失感到惭愧后悔了,大人就不要责备孩子了。
3. 暮夜不责:晚上睡觉前不要责备孩子。此时责备他,孩子带着沮丧失落的情绪上床,要么夜不成寐,要么噩梦连连。
4. 饮食不责:正吃饭的时候不要责备孩子。这个时候责备孩子,很容易导致孩子脾胃虚弱。
5. 欢庆不责:孩子特别高兴的时候不要责备他。人高兴时,经脉处于畅通的状态,如果孩子忽然被责备,经脉就会立马憋住,对孩子的身体伤害很大。
6. 悲忧不责:孩子哭的时候不要责备他。
7. 疾病不责:孩子生病的时候不要责备他。生病是人体最脆弱的时候,孩子更需要父母的关爱和温暖,这比任何药物都有疗效。
在日常的教育中,我提倡以表扬和鼓励为主,激励学生,赏识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但凡事不能走极端,倡导表扬和鼓励并不意味着只有表扬和鼓励。学生毕竟是学生,在人际关系、学习认识、学习方法和自控能力等方直都还很不成熟,需要老师和家长的指点,甚至是批评和惩罚。只要我们从关心和爱护学生的角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学生是可以接受的。也有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及时纠正错误,让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成长。
同时我还认为适时适度的批评和惩罚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力,现在的学生太需要提高这方面的能力了。有的学生只听得表扬和鼓励,听不得批评意见,从小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这种性格和处世态度是很难适应竞争激烈的现实社会的。希望家长朋友在教育孩子时能恰当地运用表扬和批评。
好了,就此罢笔。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
您真诚的朋友:梁娜茹
2020年10月1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