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前一天,张老师说,班上的炜杰同学上学期经常迟到,多次跟他妈妈沟通,告诉家长不要让孩子迟到。可他妈妈说,孩子8点多能起床算不错了。张老师说完,深深地唉了一口气。萨提亚女士说:“孩子没有问题,如果孩子有问题,那一定是父母的问题!”如果从家长入手的沟通无效,那从学校层面该从何入手呢?
开学的第一天早上,我站在校门迎接学生回校。“早上好!”我微笑地向每位学生问好,学生们见到我很开心,纷纷有礼貌地向我问:“校长,早上好!”
学生8点开始上早读。8点钟之后到校的孩子就是迟到的学生。当孩子踏进校门,我除了向他问好,还告诉他,今天迟到几分钟。突然,一个熟悉的面孔——林炜杰映入眼帘。这个不就是昨天张老师提的那个孩子吗?我俯身跟他说:“炜杰,今天你迟到了6分钟,明天你能早起10点钟吗,按时来上课吗?”炜杰点点头。
正巧,我这学期担任炜杰的道德与法治老师。下午我第一次上课,发现炜杰上课坐得很端正。当其他同学上课时随性地跟同学说话,我就表扬炜杰了。这时,有位同学说:“他经常迟到,要在8点多钟才来学校。”
我说:“炜杰从明天起,就不再迟到了!”我用坚定的眼神看着他,他点点头,说:“嗯!”
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我每次都关注炜杰是否按时上学。老师说,炜杰这几天都不迟到。这真个振奋人心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