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5,晴。《儿童的人格教育》读书笔记。55/182。
大年初一,走家窜门,一天下来基本年拜完了。外婆舅舅们也就是离我家5里路,姑姑们大部分都是嫁在自己村,嫁得近真的好,方圆几里都是亲戚熟人。真好。
第五章自卑情结
阿德勒说“自卑感和追求优越是密切相关的。我们之所以追求优越,是因为我们感到自卑,因而力图通过富有成就的追求来克服这种自卑感。只有当自卑感阻碍了这种富有成效的追求,或当它由于器官缺陷的反应而加剧到令人难以承受的程度时,它才会是心理问题。这是我们就会形成自卑情结。自卑情结是一种过度、过分的自卑感,它必然促使人去寻求可以轻易获得的补偿和富有欺骗性的满足。(p45)”在这里阿德勒又进一步用上次那个口吃男孩作为案例,这个男孩的灰心丧气部分造成了他持续口吃,而反过来,他的口吃又强化了他的灰心丧气。因为口吃,不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可以争取到更多的关注,而获得一定的“优势”。对于这种孩子的治疗,阿德勒建议:首先要鼓励他们,使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自己的天赋。对他们要抱有一种同情态度,与他们建立一种友好的关系,不要用严厉的态度威胁他们。(p47)而在我们儿童教育中,一个最为严重的错误就是,家长和教师对于一个偏离正道的儿童做出恶毒的断语。而这种断语无助于情形的改变,它只会加重孩子的怯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鼓励他们。正如诗人维吉尔说的’我能,是因为我心’(p48)”。怯懦是一种破坏所有的人与人关系的性格特征。而作为教育者,最为重要的任务,或是说是神圣的职责,就是确保每个学生不会丧失勇气,并使那些已经丧失了勇气的学生通过教育重新获得信心。只有儿童对未来充满希望、充满勇气,教育才可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