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第三方支付不同年代的不同增长热点,依次分为电商、金融、转账、消费四个年代。金融年代开始于2013年,以余额宝横空出世为标志;转账年代开始于2016年,得益于春节微信红包的传播(支付宝五福的坟头草有2米高了吧~),转账成为交易规模的增长动力; 目前,线下消费扫码支付虽规模较小但增长迅速,预计将成为未来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的增长动力。
由于家中有一位准点看新闻联播和今日说法,心系公司、胸怀苍生的蚂蚁金服码农,一有微信支付出风头的通告就想为马爸爸保家卫国~特整理思路、写这篇文章送给他。
本文先介绍微信支付对支付宝的攻和支付宝的守,再细分支付场景、分析并给出支付宝继续笑傲江湖的方案,供参考。
第一篇 微信支付对支付宝份额的蚕食
记得在微信刚刚开始发展的初期,程苓峰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说微信对阿里的竞争是降维攻击,“微信对阵阿里,是三维打击二维,毁灭你但与你无关”。意思是,高频应用打低频应用,低频应用毫无主观能动性、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地盘被高频应用收割。
根据易观的2017年二季度数据,微信的活跃是支付宝的2倍+,启动次数是支付宝的60倍,使用时长是支付宝的100倍。
再从单日人均角度来看,微信的日均活跃是支付宝的8倍+(日均启动次数和日均使用时长和上述季度平均相同)。
根据腾讯2016年财报,微信移动支付的月活跃账户及日均支付交易笔数均超过6亿(据一个长年做腾讯研究的分析师所述,红包/账户间转账:支付=7:3),相当于每天有一半中国人用一次微信支付,这个数据,不仅远超支付宝爸爸、银行爸爸们,放眼全球,应该都是一骑绝尘。
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艾瑞:2017Q1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达到6.4万亿元》和《艾瑞:2016Q1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达到40584.3亿元》两份报告,2016Q1到2017Q1,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从4.1万亿增长到6.4万亿(+56.10%);线上消费从14.2%下降到11.6%(-18.31%),而互联网金融从21.9%上升到34.7%(+58.45%);支付宝市场份额从43.3%下降到30.7%(-29.10%),微信支付/财付通从20.1%上升到22.2%(+10.45%)。
第二篇 支付宝依然是互联网第三方支付的带头大哥
微信巨大的流量让人们产生了“插根扁担都能开花”的感觉。知乎上《“微信支付”与“支付宝支付”谁能赢?》的问题,吸引了393个回答,超5000个评论,超5万个赞同,从回答和评论来看,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持者不分伯仲。根据阿里和腾讯最新财报中披露的数据来看,支付宝的实力依然十分强劲,众所期待的“降维攻击”理论并没有如期发生,就像当年微商横空出世、众所期待对淘宝造成冲击并没有发生那样。蜉蝣撼大树,谈何易。
最新一季阿里集团收到来自蚂蚁金服的特许权使用费和软件技术服务费19.66亿元,这笔收入来自阿里巴巴集团和蚂蚁金服(支付宝母公司)双方的一项协议,在蚂蚁金服上市前,阿里巴巴有权分享蚂蚁金服税前利润的37.5%。据此推算,2018财年Q1(2017年4-6月)蚂蚁金服税前利润为52.4亿元人民币。再对照此前的阿里财报,蚂蚁金服这一指标同比增长421%,季度环比增长143%。
而根据阿里巴巴2017财年报告计算,整个2017财年,蚂蚁金服税前利润为55.6亿元。这就意味着,刚刚结束的这个季度,在激烈的市场拼杀和高额营销费用下,蚂蚁金服一个季度的利润仍相当于上一财年全年总和。由于蚂蚁金服的主要收入来源来自于支付宝的服务手续费,因此,这一数据也可以间接看出支付宝业务的相关表现。
反观微信支付,在腾讯财报发布后的业绩说明会上,腾讯总裁刘炽平称支付业务的收入增长很快,但在整个财报中,腾讯只是简单将其归列在了其他项中。财报中提及包括支付和云在内的其他业务收入为96.54亿元,录得177%的收入同比增長,相对第一季度的75.56亿元,环比增速为27.8%。从成本项下可以看出,2017年第二季腾讯其他业务收入成本同比也增长了141%环比增长了27%至74.92亿元,这一项增长主要反映了支付相关服务等成本增加。
上述两组数据的对比中,虽然对比项并非在同一纬度,但考虑到支付服务市场本身的定价比较透明,两个竞争对手的定价亦在同一水平上,可以部分看出支付宝的增速要优于微信支付的增速(假设腾讯云的增速与微信支付保持一致,即便微信支付增速更高,从已有数据看,其增速也很难达到支付宝的水平)。
在微信红包偷袭珍珠港后一度告急的支付宝,在业务聚焦的重生后,逐渐恢复了活力。而微信在这场较量中,逐步进入深水区,似乎失去了之前那种锐利,增长正在变得缓慢。
第三篇 打响支付宝的王位守护之战
支付场景无非是由时间、地点、人物三大要素构成,由于当前除了银行柜台转账和走央行大额结算通道的交易有时间限制,其他支付场景并不受时间影响;因此,只讨论支付给谁、支付场所的场景。
第一节 熟人(线上&线下)
向长辈、领导讨个红包,和同事吃饭aa,父母给个生活费什么的,这些高频场景都属于熟人支付。
目前,微信在这个领域是毫无疑问的王者,无论线上、线下。
未来,只要微信在社交领域仍是航母,微信将继续在这个领域保持领先,而且会越来越领先。因为,现在小孩一二年级就开始接触手机、微信,通过微信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要红包。他们这一代人注定会从微信开始、从红包开始、从微信零钱支付开始他们的无现金生活体验,而且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只有微信没有支付宝的空白期(我外甥今年初一、已有3年微信网龄,用微信和同学聊天,网购是老妈的事,并无支付宝)。
熟人支付,时间站在微信这一边,无论是越来越年轻的一代还是越来越高龄的人群进入无现金时代。
第二节 陌生人(线上&线下)
不与服务挂钩的单纯陌生人之间的支付场景很少,用哪个支付工具都行,也不是支付宝和微信的主战场。这里不多说。
第三节 服务
3.1 电商消费(商户+线上)
在淘宝买件衣服、在咸鱼上买张演唱会票、在飞猪上买一张明年的旅行计划,支付宝的担保交易自2004年诞生以来深得消费者心。马云说:“你从一个素未谋面的人那里买来了东西,你把包裹交给一个陌生人,一个你从不认识的人将会把你的包裹送达,淘宝对中国社会最大的改变就是信任”,而消费者对淘宝的信任离不开支付宝的担保交易。
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7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监测报告》互联网电商线上支付的流量接近极限,且支付宝牢牢掌握这部分市场,留给其他支付企业的发展机会微乎其微。
线上电商流量基本划分完毕,支付平台在互联网电商领域的增值空间逐渐缩小。
3.2 O2O/线下消费(商户+线下)
随着O2O生活消费模式全面覆盖用户的衣食住行等各种需求,消费模式更加高频和额度大小不一。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7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监测报告》,2015年至2016年,扫码支付经历了高速增长,季度环比增长率远高于第三方支付总体规模的季度环比增长率,进入超高速增长时期;短频快的线下消费预计将成为未来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的增长动力。目前微信和支付宝都在积极布局。
艾瑞调查表明,2016年扫码支付市场几乎被支付宝与微信支付占领,而对比两巨头,微信支付扫码支付的市场份额略领先于支付宝。
作为占据互联网用户30%时间的微信,其常开属性和9亿月活用户基数对扫码支付市场份额产生了利好。大家都有微信,在微信聊着聊着,刷个公交卡、付个打车费、买个早餐、超市买个单,确实很方便;而使用支付宝扫码,有没有安装不说,打开还需多出“退出微信-找到支付宝-打开支付宝”这三步,且由于支付宝非常开状态,打开时间可能会比微信长很多。需要多提一句的是,也因为微信的社交属性,使得目前扫码支付笔均金额较小。
未来,扫码支付在自身价值和机构推动等因素的作用下,将成为独立的产品,这使得未来的市场格局将会受附加价值、生态构建等更多因素的影响。此外,随着扫码支付的习惯养成,未来将覆盖更加大额的场景。
在线下扫码领域,支付宝也并不是没有机会(当然,像杭州这种全城只有支付宝、没有微信的非市场行为也是个办法,但很难大规模复制也不是长久之计~)。
线下扫码用微信,常开是微信最大的优势,核心痛点就是图快、图方便嘛,支付宝还能更快、更方便吗?
3.2.1 减少操作步骤、做到更快
做个大胆的假设,我们来拆分下微信线下扫码的步骤: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选择“扫一扫”-扫码-输入支付口令-完成支付,那么,如果支付宝和硬件厂商合作,直接从拍照入口进入支付界面(四步:“点击拍照快捷操作-选择支付宝支付-扫码-输入支付口令-完成支付”,或,干脆直接定制一个付款快捷操作,即,三步:“点击支付快捷键-扫码-输入支付口令-完成支付”),还有谁能快的过支付宝!!!还有谁!!!硬件打软件才是降维攻击好吗!
(9月20日,IOS11发布,摄像头就具有扫描二维码功能,不过,是跳转到wap版支付页面,暂时还不支持吊起应用,暴露了苹果对流量入口的野心。)
3.2.2 增加客户停留时长、做到不用切换
看内容、挑产品、人际交往、玩游戏是四大主要花时间的应用场景,挑产品是阿里的强项、人际交往、玩游戏是微信的强项,只有内容还可能突破,毕竟微信的公众号在逐步走下坡路:第三方平台侯斯特发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微信公众号图文群发数据报告》显示,微信公众号平均阅读量并不理想,只有不到5%,上年同期这一数据是12%左右。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据《2016年度微信公众号数据洞察报告》,2016年公众号数量达到1777万,同比增长32.1%。可以说,微信公众号数量增加,阅读量却在下降。
内容方面怎么做,和下一节机构服务一起讨论。
3.3 机构服务(机构+线上/线下)
机构指的是行政机构、医疗机构、金融机构等。与机构的支付场景,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支付宝的布局都比微信广得多、深得多。
与商家的支付用一个扫码就能搞定不同,支付宝与机构的合作,除了支付,更多地整合了阿里集团强大的技术支持能力和数据生态。
3.3.1 如,互联网+医疗战略。
蚂蚁金服今年5月推出“未来医院”:面向个人用户的一站式“医疗服务”平台,将支付、云计算、安全、数据以及信用、金融和反欺诈等能力基础设施化,开放给蚂蚁金服的医疗生态合作伙伴。该“医疗服务”平台除了整合支付宝已有的挂号就诊等服务,用户通过该平台还可以获取健康咨询、健康资讯、母婴服务、健康金融等15项健康管理服务。这些服务由超过1500家公立医院、15家医疗健康创业公司提供。
3.3.2 如,互联网+出行。
说到出行,第一时间想到的是1-3-5(1公里共享单车,3公里公共交通,5公里滴滴打车)。
1公里共享单车:需要用时,总是发现要么是坏的,要么眼前的车、我并没有下载应用、我也不想付几百块押金~相对于微信只支持摩拜(押金不能少),支付宝的“扫一扫骑单车”功能接入了ofo、永安行、小蓝、hellobike、funbike、优拜、1步等至少7家共享单车。目前,全国真正投放到街头的大概是1000万辆,这意味着全国超过一半共享单车用支付宝扫一扫就可骑走,而且还能根据芝麻信用分实现免押金。支付宝还推出共享单车的“骑行保障”服务,是目前共享单车行业最大范围的一次保险覆盖。围绕着用户的信用,打通了生活服务和金融服务的链条。
3公里公交交通:支付宝已经相继在杭州、武汉、天津、青岛、苏州、深圳、广州开通支付宝扫码乘坐公交/地铁服务。共享单车全国日流量1000万和公交/地铁日流量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深圳公交日流量1078万、地铁日流量400万,广州公交日流量800万、地铁日流量700万,杭州公交日流量500万、地铁日流量100,武汉公交日流量400万、地铁日流量200万。此等好场景,微信肯定不会放过,目前,微信乘车码也已经与广州、青岛、驻马店、佛山、合肥、深圳等地展开合作。
5公里滴滴打车,既支持支付宝也支持微信,日流量1400万。
除了“1-3-5”,还有一个出行的带头大哥——曾经说多了都是泪、现在的国民出行好应用“12306”。12306只支持支付宝不支持微信,如此铁的情谊起源于2014年支付宝免费帮12306做高并发解决方案,并且取得显著成效。2016年春运火车票售卖量创下历年新高,共29亿次出行,最高峰日12306网站访问量(PV值)达到破纪录的400亿次,平均每秒PV超过46万次,当天共发售火车票1167.2万张,其中互联网发售855.6万张,占比73.3%,平均响应时间500ms,均创历年春运最好成绩。同时,有了支付宝的加入,支付体验比从前只支持网银支付方便了不少。
3.3.3 如,互联网+政务
支付宝数据显示,2016年,已经有357个城市通过支付宝平台为市民提供各类政务和公共服务。其中,深圳以83项服务位居榜首。2017年8月,累计40个城市开通了“支付宝刷脸政务”,覆盖的服务包括查询公积金,缴纳交通罚单,个税申报等。数据显示,近三个月已有超过875万用户尝试坐在家中刷脸完成信用认证,再进行政务办理。
3.3.4 如,互联网+金融
这是蚂蚁金服护城河最深的一块业务,蚂蚁不仅自己做金融业务,还帮助传统金融机构提升效率和技术创新。传统的金融全牌照主要包括:银行、证券、期货、保险、基金、信托、租赁这七大业务,目前,集齐七大金融牌照的公司只有中信集团和平安集团,蚂蚁目前已布局其中的四项,并且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小贷、P2P、股权众筹)有着比中信、平安更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更广泛的应用。在蚂蚁依靠已有牌照开展金融业务之外,蚂蚁还有三大ToB端的杀手锏:为解决风险定价问题而生的-芝麻信用、中国最大的面向金融行业的IT解决方案提供商-恒生电子、基于阿里云的性能强、安全性高的独立云集群-金融云。
罗振宇2017跨年演讲中提出一个概念:国民总时间,GDT(Gross Domestic Time)。以有限的时间除以无限的信息,结果是零。在我们可见的未来,时间是绝对刚性约束的资源。一分一秒也多不出来。
时间是一个战场。未来,在时间这个战场上,有两门生意会特别值钱:第一,就是帮别人省时间。第二,就是帮别人把省下来的时间浪费在那些美好的事物上。
支付宝念念不忘的社交,显然是被微信这个时间杀手逼急了,但奈何在社交领域正面对抗微信,在没有极大差异性的前提下几乎不可能;也有可能是因为“支付宝”这三个字本身就限定了人们普遍心智中认为支付宝只是个支付工具、认为“拿着钱包去搞社交”太搞笑、认为“钱包”应该要有金融的安全性、私密性和该有的专业、稳重。反过来,微信做金融,也被大多人诟病:在社交软件中存太多钱不放心、微信转账不安全、微信理财不专业~
既然外界已经给蚂蚁金服贴上了“钱包”标签,那么,不如顺水推舟,围绕着“钱”,占领用户的时间。
a、花钱。事实上,支付宝已经在这方面布局了大量场景,便民服务(生活缴费、快递、政务、医疗、车主、交通)、购物娱乐、教育公益(蚂蚁森林、校园工作、爱心捐赠)、第三方服务,都是帮着用户在支付宝上花更多的钱。支付宝可以整合这些内容、把精华推荐给用户,来个消费版的“今日头条”。这样一来,那些原本被折叠起来的消费功能就能重新回到用户的视线,支付宝也能从现在交易的终点回归起点。
b、省钱。很多人对看不懂“什么值得买”的模式,认为“买东西也要别人教?”,答案是:是的,吃饭都需要教,买东西当然更需要教,本质是基于过剩信息进行二次整理,帮助用户高效决策。在消费升级时代《如何打造“装逼”生产力》一文中笔者已经指出,消费升级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信息问题”,是我们的新晋中产阶级和伪中产如何通过最小的时间精力金钱投入,来让自己活得更有个性、品质和逼格,从而获得更多的社交货币和阶层身份体验。那么这个事情支付宝也能做嘛,省钱逼格指南,阿里版的“什么值得买”!
c、赚钱。投资基金保险股票理财,所有投资者教育、所有能生钱的资讯都可以放进来。目前,专注于赚钱的内容客户端竞争还不算激烈,主要做港美A股、基金的雪球算做得不错的,其他并没有特别突出的,主流都是新闻客户端的某个板块。
d、借钱。花呗、借呗都是基于信用,但信用和客户资产多少并没有线性关系,但如果有一位客户在蚂蚁聚宝上买了1千万定期、1年后才到期,期间有临时用钱需求、问你借个几万块,你借不借?支付宝可以打通客户的资产,以客户资产为质押、给客户做质押贷款,同花钱一样,将原本的交易终点回归交易起点。
在每种细分业务领域中,信息交流都是标配,如此,也算曲线圆了阿里的社交梦。
结语
要么提供服务、优化客户的时间,要么让客户上瘾、拖住客户时间。微信用大量无效社交消灭了时间,支付宝可以帮助客户将时间花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好产品”的重心已经从能更好地满足用户功能需求,转向能更好地粘住用户眼球,从更快速地获取新用户,转向能更持久地占据用户时间——活跃、留存,对任何一个商家都适用。
对于你我来说,保持独立的思考能力,将越来越成为一项基础生存技能。想象你的周围有一群对着你的时间虎视眈眈的资本家,一旦你松懈、一旦你倦怠,他们将争先恐后地扑上来吞噬你的时间。没有了时间的你,就像在一场泡沫中,成为了泡沫。
未来,不是一个人可以掌控、预测的,然而自己的未来,就掌控在自己手中。
参考
1.太可惜!微信已错过杀死支付宝的最佳时机
https://baijia.baidu.com/s?id=1576024612306723&wfr=pc&fr=ch_lst
2.《支付宝输掉了和微信支付的战争了吗?》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0525674
3.“微信支付”与“支付宝支付”谁能赢?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497405
4.《艾瑞:2016Q1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达到40584.3亿元》
http://report.iresearch.cn/content/2016/06/262151.shtml
5.《艾瑞:2017Q1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达到6.4万亿元》
http://www.iresearch.com.cn/data/269001.html
6.《2017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监测报告》
http://www.iresearch.com.cn/report/3035.html
7.罗振宇跨年演讲《时间的朋友2016》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102/08/523437_619445420.shtml
8.支付宝PK微信:从抢用户钱,变成抢用户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