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这个孩子从七年级军训开始就给了我很深的印象。
话痨、热心、负责……这只是给我的第一印象。
跟他接触了一年半,现在只留给我了一个话痨的不好印象。
从七年级就开始写他,各种的鼓励措施,目的就是让他变成一个有责任、有担当、有正义的学生,但最终计划破败。从开始的班长到现在的“学渣”。
孩子在校表现的好坏跟家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通过这几次跟川的家长沟通,我发现他的改变跟她对他溺宠有很大的关系。
川现在走读,周五送走学生,川的妈妈问我,川表现好不好,我没有直接给她说不好,我只是笑着说了跟之前没有太大变化。她听到之后没有问什么表现不好而是一直的夸赞“俺川儿在家可是一个好孩子,知道帮妈妈做家务,也会帮妈妈做饭,炒菜……”一个劲的使劲夸……
我呢,继续听,笑而不语。
一会儿,我让川来到旁边,对他在学校的一周表现给他做了总结。他听了不语。这时他妈妈开口了,老师,让俺下周别走读了。俺下周都会表现好的。别让走读了,让我在这看着也行。这时,川用手指指着他妈,大吼。好像家长在训斥他的孩子一般。而此时他的妈妈竟然没有任何反应,很显然,这在她眼里应该已经习以为常了。
“怎么给家长说话呢?这是什么态度?”我批评他。
但此时的川妈还是一直给我说不让走读的事,对刚才的事情避而不谈。很显然,她看不到川的不良表现。
我对她说,我也不想让他走读,一是耽误学习,二是不安全。但这是他违反校纪,学校规定他的走读。如果表现好我可以向学校申请减少走读时间,你也看到了他刚才的表现,这怎么让我向学校申请。就在我跟川的妈妈说话的时候,川自己已经走很远了。
“先赶紧追上川回家吧,天黑了,不安全。我会看他下周表现的。”我对她说。
有时候我也去试着理解孩子,理解家长。因为我知道每个家长的不易,但是也请家长们去试着理解老师,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