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于6 月 13 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此次会议聚焦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强调全党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将人民的利益置于首位,密切联系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以确保党的各项工作能切实反映人民的意愿,满足人民的需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力量。
倾听“群众呼声”,书写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的初心篇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规划都应该顺应人民意愿、符合人民所思所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然而,在现实中,部分政策制定存在“空中楼阁” 的现象,未能充分考虑基层实际与群众需求。一些政策在出台前缺乏深入调研,导致实施效果不佳,难以让群众真正受益。党员干部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应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广泛调研。多走进田间地头、社区小巷,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的声音。对于不同地域、不同群体的诉求,要分类整理,充分吸纳合理建议,让政策更接地气、更具针对性,切实做到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
做实“民生答卷”,书写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的实干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但在工作落实环节,有的地方存在 “走过场”“打折扣” 的情况。一些民生项目推进缓慢,资金使用效率不高,承诺给群众的福利未能及时兑现。党员干部要把人民群众是否真正得到实惠作为工作落实的重要判断标准。特别是在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要真抓实干,确保各项政策落地生根。在推动经济发展时,注重产业带动,增加群众收入;在社会建设方面,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教育、医疗、养老等问题,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传递“政策温度”,书写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的担当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类会议、各种场合讲话中经常使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让政策宣传深入人心。反观当下,部分政策宣传存在语言晦涩、形式单一的问题,群众难以理解,导致政策知晓率低。党员干部在宣传政策时,要多说大白话、大实话,用群众语言做群众工作。可利用新媒体平台,采用短视频、漫画等新颖有趣的方式,生动地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多到群众中去,与老百姓坐在一条板凳上,面对面宣传讲解,让群众乐意听、听得进,真正打通政策宣传的“最后一公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福海县委组织部 李智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