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和现在所有人一样,老叶子觉得手里的时光溜的很快。
半百过后,做许多事情开始变得力不从心,更是赶不上当今的节奏,未免让人生出惆怅。
他总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拽着,将他拽回过去。
02
父亲用一把大铁掀挖出深埋在土里越冬保存的红萝卜和白萝卜,萝卜那嫩黄的叶芽和刚刚冒出的洁白的根须,在新翻开的泥土里分外显眼,湿漉漉的气息也让人舒服。
白萝卜洗净,用小刀削皮,切一块放进嘴里,脆爽甘甜略带辛辣,吸一口冬天里冰冷的空气,清新浓烈的萝卜味道更加浓重,沿着两腮蔓延下去,那是一种清冽的冬的味道。
那时老叶子还是小叶子。
小叶子住的平房后面靠东墙是单位的食堂。冬季,食堂会运来大批的大白菜和大葱码放在食堂外面的空地上,略晾干水分后盖上厚厚的草帘子越冬,萝卜当然是挖个大坑埋于地下。
物质匮乏的年代,萝卜白菜便是人们冬季的主要蔬菜了。
树叶掉光,严冬来临。孩子们总是精力充沛,只要有空闲,砖头当车开、树枝做枪使,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玩的不亦乐乎。
热闹散去,冰凉的月光散满大地,没人注意到盖着大白菜的草帘子在夜晚凝满白霜。孩子们只知道白天蓬松温暖的草帘子上坐卧都很舒服,有的还在上面蹦来跳去,屡遭大人们的驱赶训斥。
因为家家都冬储大白菜,当孩子们明白了那是人们整个冬天的蔬菜以后,就不再上草帘子折腾,还帮大人们驱赶啄食白菜的鸡。
蔬菜在草帘下、在人们的呵护中静静的越冬,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减少,没有人去偷拿一棵白菜一根葱。
03
小叶子很喜欢下雪,天公作美,那时每年都会赏赐孩子们一场大雪。

要下雪时,空气先变得潮湿,天空布满低低的阴云,渐渐的铅色的空中飘下灰色的纸屑,落地便是洁白的雪花。如此能飘上一夜,第二天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
洁白的世界里,满眼的杂乱不见了,肮脏没有了,沟坑填平了;房子肿了,树枝白了,一切都变得平滑而柔顺。
小叶子最喜欢听脚踏积雪发出的咯吱声,新鲜的雪地上清晰的印着鸡的脚印、猫的爪痕、狗的蹄印,还有各种尺寸人的鞋印子。
打雪仗,对于孩们来说是少不了的,刚开始雪团将小手冻得冰凉、通红,渐渐的开始发热,身上也暖和起来。大家追逐打闹,滚一身白白的雪粉,躺一地短小的身形,抛洒漫天的碎玉琼英,灌进脖子里的冰雪被体温融化、蒸干,冰凉的感觉好像在洗涤灵魂一样。
打完雪仗,摘下帽子时,每个人头顶都冒着蒸汽,像刚出锅的馒头。
时光在悠悠的飘雪里、在大人的忙碌里、在孩子们的嬉闹里剥离着过去,慢慢的向前。
04
白天融雪,夜晚结冰,反复作用,加上孩子们的踩踏,操场上已然形成了一块溜冰场。
冰面反射着冷冷的月光,油光水滑,寒霜冻结了枯草使它们不再摇曳,滴水成冰,仿佛寒冷凝固了一切。
第一个走进如冰的月光里的是小叶子,他独自一人在冰面上溜着,融开了凝固的夜,不一会儿,孩子们都聚集到了操场上。
有的从家里搬来小凳,有的抱着木板,还有搬来木盆的,顿时热闹起来。坐在小凳和木板上的让人拉着跑,拉绳子的人滑得站不稳脚,没走几步就扑通一声摔在地上;坐木盆的很是自在,被人用力一推,旋转着滑向远处;小叶子什么也不用,学着速滑运动员的样子,自己溜出很远。
低温下,积雪数日不化。白天屋顶的雪水滑落,在屋瓦下的冰柱末端与阳光相遇,闪烁着钻石般的光芒,有的孩子掰下冰柱当冰棍儿吃。麻雀在一片白茫茫里面艰难觅食,一群群飞落在鸡舍附近。

入夜,大雪里的院子更加安静,白雪映着月光,黑暗里仍见洁白。温暖的灯亮起在低矮的平房,烟筒冒出的烟气在黑色的背景下不见了踪影,但在明亮的月光中依然蓝色的缓缓蒸腾。
05
小叶子记得那时的春节基本都是在大雪中度过的。
酷爱放鞭炮的小叶子不满足除夕夜里的爆竹声,新年一大早,兜里装满拆散了的五颜六色的电光炮,踏着新雪,将一个个脆响甩向空中。
彩色的纸屑在头顶炸裂,纷纷扬扬飘落在洁白的雪地上,如色彩缤纷的花瓣,响声回荡在静谧的清晨,呼唤着新一天的诞生。陆陆续续,早起的人们开始燃放鞭炮,一串串爆炸声揭开了新年的序幕,雪地上留下一处处火红的花朵。
瑞雪丰年,人们祈盼着新的年景、新的生活。
冬天虽然单调,但充满了温暖;冬季虽然漫长,但让人丛生留恋。

慢的时光让人有充分的时间与大自然对话,慢的时光让人能潜心雕琢一件什物,慢的时光让人淡定从容、泰然自若。
人生本就是个过程,何必那么着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