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

<small>
正课:

1、方法

1)、方法意义
封装了具有一定功能的代码,对外提供方法名。
通过方法名的调用,来实现某一种功能。

main方法里:
写100行代码,可以接受。
写1000行代码,还勉强接受。
写10000行代码,我直接不看。
   通过分析:10000行代码中,必定会有:
    很多重复性(业务功能)代码,
    很多具有某种功能的代码块。

对重复性、具有一定功能代码块,进行封装成独立的方法。
在需要使用的时候,进行调用即可。
目的为了提高代码的复用性。

2)、方法结构
方法五要素:以main为例
修饰符、返回值类型、方法名、参数列表、方法体

    修饰符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     (参数列表)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
    方法体
}

自己定义方法:
[修饰符]:如果没有修饰符,为默认default不写。
[返回值类型]:如果没有返回值,则使用void即可。
        构造方法连void都没有。
方法名:必须有
[参数列表]:小括号必须有,参数可有可无。
[方法体]:可有可无

3)、方法定义
①、两个整数(实参)相加,返回结果。

    方法定义结构分析如下:
        修饰符:public static
        返回值类型:int
        方法名:符合命名规范(首字母小写,后面每个单词首字母大写)
            add
        参数列表:(形参)两个整数
        方法体:两个整数的加法运算,并且将结果返回。

    public static int add(int num1,int num2){
        int result = num1 + num2;
        return result;//return用法1,返回数据。
    }

②、自我介绍
直接在方法中,实现自我介绍内容打印。

方法定义结构分析如下:
    修饰符:public
    返回值类型:void
    方法名:符合命名规范(首字母小写,后面每个单词首字母大写)
        introduce
    参数列表:没有
    方法体:自我介绍内容打印。

public void introduce(){
    System.out.println("大家好,我叫程承,今年18岁,未婚。");
}


4)、方法使用
在需要使用的时候,调用即可。
①、static修饰的方法
    static:静态的、共享的、属于类的(不属于某个对象)
    
    直接使用类名点方法名的方式调用。
    如:上述的add方法被定义成static的
        Demo01.add(实参);
    如果有返回值,则需要使用对应类型的变量
    来接收存储方法的返回值。

②、非static修饰的方法
    非static修饰方法:属于对象的。
    先创建对象,再通过对应的引用点出。
    如:上述的introduce方法
    Demo01 demo = new Demo01();
    demo.introduce();

java中,方法的参数传递永远都是值传递。
    基本类型:传的就是数据。
    引用类型:传的是引用指向的堆中地址。


5)、return关键字
两种用法:
①、当方法定义有返回值时,
    方法必须使用 return 返回数据 作为逻辑结尾。

②、当方法没定义返回值时,
    也可以使用return(单独使用,不加返回数据),
    表示,在此结束方法代码的执行。

    直接停止代码的执行。

练习:
1)、定义一个public static修饰符
没有返回值类型的、方法名为showMessage()
方法参数为控制台输入字符,
方法体中实现对控制台输入内容打印。
"控制台输入为:?"
main方法里: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一个字符:");
    Scanner sc = new Scanner(System.in);
    str = sc.next();//对参数内容,重新赋值。
    类名.showMessage(str);

public static void showMessage(String str){
    System.out.println("控制台输入为:"+str);
}

2)、定一个一个无修饰符
    有返回值类型(double),
    方法名为myYearSalary(),
    方法参数为控制台输入double类型的月薪
        亲输入您的月薪:?
    方法体中实现对年薪的计算并返回。

并对以上两个方法调用。

******************* pm ********************

1、数组排序
int[] nums = {6,2,4,3,5,1}

1,2,3,4,5,6
6,5,4,3,2,1

现阶段,排序方式中最经典的排序算法。
冒泡排序(为例)
快速排序
插入排序

1)、冒泡算法:
原理:两两比较,大(小)的后移,
每一轮出现一个最大(小)值。

6 2 4 3 5 1
6个数,第一轮:比了5次
冒出一个最大值 6.
结果:2 4 3 5 1 6
6个数,第二轮:比了4次
冒出一个最大值 5.
结果:2 3 4 1 5 6

6个数,第三轮:比了3次
冒出一个最大数 4.
结果:2 3 1 4 5 6

6个数,第四轮:比了2次
冒出一个最大数 3.
结果:2 1 3 4 5 6

6个数,第五轮:比了1次
冒出一个最大数 2.
结果:1 2 3 4 5 6

6 个数:
    总共比了5轮
    第 1 轮:比了 5 次,出最大数6
    第 2 轮:比了 4 次,出最大数5
    第 3 轮:比了 3 次,出最大数4
    第 4 轮:比了 2 次,出最大数3
    第 5 轮:比了 1 次,出最大数2
    最后一个数 1,自然就变成了最小数。

6个数:最多比5轮
n个数:最多需要比n-1轮

    第 1 轮:比了 n - 1 次。
    第 2 轮:比了 n - 2 次。
    第 3 轮:比了 n - 3 次。
    ....
    第 n-1 轮:比了 n - (n - 1) 次。
    


5轮,每轮次数不定
6个班级,每个班级人数不定

for( int i=1; i<=nums.length-1 ; i++){//外层循环控制行(轮数)
    for( int j=1; j<=nums.length-i ; j++){//内存循环控制列(每轮次数)
    //两两比较,大的后移
    if(nums[j-1]>nums[j]){
        int temp = nums[j];
        nums[j] = nums[j-1];
        nums[j-1] = temp;
    }
    }
}

for( int i=0; i<nums.length-1 ; i++){//外层循环控制行(轮数)
    for( int j=0; j<nums.length-i-1 ; j++){//内存循环控制列(每轮次数)
    //两两比较,大的后移
    if(nums[j]>nums[j+1]){
        int temp = nums[j+1];
        nums[j+1] = nums[j];
        nums[j] = temp;
    }
    }
}

2 6 3 7 8 5 1 4

2、Arrays中的排序方法
实现数组元素排序。

Arrays.sort(Array arr);
只能实现自然排序:

   ①、如果是数字,按照阿拉伯数字顺序排序。
   ②、如果是字符,按照ASCII码的顺序排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