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8月1日,南昌城头一声划破暗夜的枪响,拉开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大幕,无数年轻面庞在血与火中挺立,以青春为烛火照亮民族前路。值此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历史的烽烟又一次从时光深处飘拂而来,那曾经为民族命运奔涌的热血与信仰,正呼唤着我们今日的担当与作为。
青年干部当从历史中汲取“军魂”之钙质,筑牢信仰的根基。人民军队自诞生之日起,便将忠诚融入血脉,化作百折不摧的军魂。长征路上,红军战士面对雪山草地的死亡威胁,为何依然信念如磐?正是因为他们心中燃烧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之火。井冈山的星星之火所以燎原,靠的就是“为主义而牺牲”的赤诚肝胆。今天的青年干部,在复杂环境中前行,尤其需要筑牢信仰之基。忠诚从来不是抽象概念,它体现于对党的事业毫不保留的投入,对组织决定的坚决执行,在关键时刻能站得稳、顶得住,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组织观念,襟怀坦白、表里如一,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定力守护心中明灯。
青年干部当深刻体悟“血性”之力量,勇担时代赋予的使命。回望战火纷飞的岁月,多少年轻身影以铮铮铁骨撑起民族脊梁。黄洋界上炮声隆,红军战士以弱胜强,打退数倍于己的敌人;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战士在缺水断粮的绝境下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防线。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和平年代的“隐形战场”正以更复杂的形态考验着新时代的奋斗者。从人工智能领域的“芯片封锁战”到全球产业链的“重构博弈”,从气候治理的“责任拉锯”到地缘政治的“规则角力”,每一项挑战都如同横亘在发展道路上的“雪山草地”,需要青年干部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无畏气概破局突围。
青年干部当传承“宗旨”之薪火,永葆服务人民的赤子之心。抗战时期,共产党人推行减租减息政策,减轻农民负担,还组织互助组、变工队,帮助群众恢复生产。1943年晋察冀边区遭遇旱灾,八路军官兵带头节粮,将省下的粮食分给灾民,同时带领群众修渠引水,最终战胜灾荒。正是这种将人民置于最高位置的宗旨意识,铸就了人民军队与群众的鱼水深情。青年干部无论身处何职,皆须深扎“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根脉。我们当常怀“衙斋卧听萧萧竹”的为民情怀,厚植为民情怀,矢志为民造福,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树牢群众观点,在乡村振兴一线、在社区治理前沿、在服务群众窗口,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把脚印留在泥泞小道上,将初心写进百姓心坎里。
当建军节钟声回荡于山河,历史的星火正将我们的前路照亮,让我们以青春之力接续那穿越时空的精神火炬,在百年变局与民族复兴的交汇点上,于数字经济的浪潮中淬炼创新锐气,在乡村振兴的田野间厚植情怀,在基层治理的网格中厚植为民情怀。让那从南昌城头迸发的星火,在民族复兴的星辰征途上点亮奋斗坐标,镌刻无愧于时代与人民的青春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