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4日,星期三,晴。王坤(81)
作为家长,谁也不想自己的孩子不愿上学;作为班主任及任课老师,更不愿摊上一个留不住的孩子。可事实是每年都有这样的孩子。
每当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我的建议是老师和家长细致和谐的沟通,根据孩子的特点制定一系列的计划,达成一致,逐步帮助孩子适应学校的环境。主动方可以是班主任,也可以是家长。谁也不用害怕,说这个孩子会永远这么让人操心,它仅仅是一个适应的阶段而已。当然最好的方式是防患于未然,在孩子一入学,家长就能根据孩子情况和班主任及老师们做好沟通,防止这种情况发生。
有的班主任老师,付出多少倍努力,可以圆满解决。前提是他得相信孩子想好并一定能好,并愿意做出一些改变。
也有真心想解决问题的家长找咨询师咨询,前提也是相信咨询师建议,相信孩子和老师,并愿意做出改变。时间不长就可以得到妥善的解决。我想提醒班主任和家长,如果真心想解决而自己觉得又没有能力和对方沟通好,可以找专业人士。
事实上很多这样的情况会常常陷入僵局,就是互相认为对方不对,不可救药,一味的指责,这样只会让事情越来越难处理。本来都是为了孩子长远发展的双方,僵持的结果会继续伤害到本已无力面对现实的孩子。
看到我这样说,有的班主任或任课老师可能会觉得很委屈。是呀,孩子是在家庭环境里长成的,孩子长成这个样子,怎能由任课老师和班主任来负责呢?该负责的是家长啊。确实如此。这些不愿意上学的孩子常常是要么和家长难以分离,要么不能适应集体,要么抗挫能力差。刚入学的孩子常常是因为前两项,而高年级的孩子常常在学习或生活方面遇到挫折,便退回家里去的例子。
孩子小的家长,为防止孩子长大些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在适当的时期与孩子适当的分离,而不是一直宠着哄着,满足自己的被依赖感。孩子已经长大而出现的这些问题的家长,就该赶紧找人咨询或是进入课堂学习了。不然孩子的一个个表现带给家长的担忧和恐惧就足以把家长压垮。也正是这样,有些班主任老师会觉得有的不愿上学孩子的家长好难缠呢。
每次六年级新入学时,家长学校第一课我经常会提到:相信孩子,不是孩子离不开你,是你离不开孩子!
曾经有一个妈妈,孩子好不容易有一周能在学校呆下来三天,她又打电话非要进来看看孩子到底怎么样。结果一见面孩子非要跟着她回去。她又在那里不紧不慢劝了孩子两节课,最后孩子还是跟她回去了。
每个孩子潜意识里都是爱妈妈,想达成妈妈心愿的。孩子都是读心的,那个孩子如何不知道妈妈离不开他呢?他宁可让别人说他不懂事来满足妈妈。可怜的孩子,好让人心疼,他自己也不知道他为什么这样做,甚至他都很讨厌自己为什么不和其他孩子一样。
愿家长和老师能多学习,将心比心,多一些理解,多一些深入的沟通,不再有不愿上学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