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又是全城高考,两天的时间从来没有过这么快。收割麦子的季节里无数考生在考场上收获梦想,这是一个能让民族团结的日子,警察忙着给粗心的考生找回丢失的准考证,热心的士司机带着堵车的考生一路闯红灯,各考点外密布着免费饮水休息站,医疗组全面待命,平常在家最怂的小崽子也可以理直气壮地喊父母端茶倒水,嗯,一派和谐景象。但在这样重要的日子里,我却没有丝毫的紧张。
因为,我毕业了啊
2015年那个夏天以后又走过了匆匆两年光阴,高三时候的记忆不知何时变得模糊起来,曾经熟悉的名字偶尔闪现过脑海,却在嘴边百转千回说不出口,看着毕业照上每个人的脸,却再也记不起一些人的名字。我知道遗忘是正常的,却不愿意承认当年那个说着永远不会忘记大家和每个人合影的人已经背叛了自己的承诺。
教学楼进门右转,穿过一小段走廊左拐上楼,一步两个台阶,一共三层,三楼左转左边的那个教室,前门外就是过道尽头的窗户,透过这扇窗能看到那段矮墙,就是那段因为贪吃跑出去买零食翻过几次的矮墙。教室里的桌子是散开摆放的,像五子棋棋盘一样,每个人都没有同桌,都埋在课本和习题堆砌的自己的世界里,因为老班说聚在一起说闲话会影响学习,站在讲台上面对教室,左边那面墙上有两块黑板,其中一块写着高考宣言,上课前念一念提神醒脑,另外一块和教室后面的大黑板上,是满满的数学习题和英语语法等等,晚自习前的一小时大家都紧张的抄写着墙上的笔记或刷习题,偌大的教室安静的只有笔尖略过纸张的沙沙声,走廊上偶尔传来稀稀落落背重点的声音。午休时间有人回家休息,也有学霸宁可留在教室多做半份习题,然后在闷热的教室里枕着胳膊和湿黏的汗水小睡一会儿。
但这不是我们全部的高三生活,还有一部分,属于青春,属于那个年纪该有的活力,或者叫做 “漫长备考中的苦苦苦苦苦中作乐”。 我是为数不多可以任意出校门的学生,这得益于购物狂的闺蜜积攒一大堆快递件在门卫处,一块钱领一个快递包的制度让门卫大爷大妈赚足了“安享老年金”,校门口的小吃摊充满了鸡肉卷、炸饼子、鸡蛋灌饼、鼎香坊、串串香的味道,隔着校门和门卫大爷大妈凶巴巴的脸,成了全校学生的奢望。下午饭回来,我的书包里塞满了带给全班人的吃的,老班永远笑着温柔地站在教室门口喊:“李璐~快点~”,晚自习偷溜出去买夜宵,藏在书堆后面遮遮掩掩地吃完,明明紧张得要死却乐此不疲,为了减压偷偷藏起来的羽毛球,跳绳和扑克,即使课间只有十分钟也要在走廊上玩上一会儿,对了还有那时候的梁静茹总是能引起全班大合唱,班主任常常在我们最疯最野的时候突然出现,但却总是差一点儿才会发现我们的小秘密,回过头我才知道,我们自作聪明的小伎俩其实根本瞒不住,是老班包庇纵容了我们紧张生活中仅存的小小快乐。还记得那个时候晚自习最后一节课老班会带我们给当天生日的人过生日,那真的是一天中难得开心的日子,放下手中的笔,舒展舒展酸痛的筋骨,在彼此的歌声中汲取温暖和力量。高三的班主任是真的好,用一句很俗的话来说,像我们的妈妈一样。
我看到透过指缝的阳光照射过空气中的微尘,渺小,漂泊,茫然无措,正如你我之于这个世界,一旦分开,没有什么力量能让几十颗无关紧要,散落各处的微尘再回到最初相遇的样子,被风吹散,被雨打透,隔着几个四季遥遥回望,最后只剩下几张老照片提醒着你,那一年不是梦,它真实的,存在过你的生命里。
“我曾以为我会永远守在她身旁,今天我们已经离去在人海茫茫”。
无伤大雅的玩笑和调侃;令彼此伤心却谁也不肯先道歉小矛盾;同分一袋零食的亲密;有那么几首歌,全班都会唱;有那么几个人,回答问题的时候全班都会心照不宣的起哄;有那么一些梗,只有我们才会懂...
面对离别,好像所有的事情都可以一笑而过。离开那一天其实不悲伤也不难过,只有一点舍不得,我们笑着拍照和分别,吵闹着校服上谁签的名字最大,没有人哭,也没有想象中的悲伤,就像平常的放学一样。只是这一次,没有哪一个日子能让一个班级像上课时一样准时的聚集在一起,有些人,你只能记住他十八岁的样子,毕业,就是永别。当我们举杯互相祝福后越走越远,背影越来越渺小,我知道,我们该长大了,只能一边失去,一边成长。也只有通过失去,才知道自己拥有了哪些,才知道该珍惜哪些,才知道该如何成长。大概,这就是青春吧。
源 微博 你衣橱里的白衬衫 我的同班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