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述者语言的表述

我们的一部分世界是由语言建构起来的。然而,我们日常所使用的词汇却往往是简单的、笼统的、粗糙的、苍白的、模糊不清的。当我们说“人民”、“世界”、“城市化”、“北京”、“爱”等等词汇的时候,我们往往把它理解为一个确定而一致的概念。但事实却并非如此。熟知并非真知。往往越是司空见惯、越是熟悉的词汇,我们越对它无知。对于不同的人,同一个词汇所展开的内涵和逻辑是存在诸多差异的。人们对其内涵和逻辑所能展开的层次和方式的把握也有所不同。

(1)按照西方人的典型思维方式,更倾向于把这种内涵的丰富性和逻辑推演出来,化简为繁。而按照传统东方人的典型思维方式,则倾向于化繁为简,“得意而忘形”。

(2)如果一个民族或国家很弱小,就会倾向于强调自己的独特性、特殊性,反之,则会倾向于强调自己的普适性、一般性。

(3)很多问题不在于事实怎样,而在于在于如何表述。同一件事实,不同的表述效果完全不同。比如你说从A到B有5km的距离,让张三从A到B上班。他嫌太远不想去。你说从A到B坐地铁只需要20分钟的路程。他就可以欣然接受。

(4)在新思想提出时,不应因其表述形式的不规范而拒之门外,过于强调形式的规范化的往往难以产生创见。

(5)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即使说出了真理,人们也不会特别在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