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有事出去一趟。在往返的路上遇到了两件小事。
先说出去时的。我们的车停到直行道上等绿灯亮起,彼时,左转道上一辆车也没有。前面一辆黑色轿车也在等。突然,就像临时想起了什么似的,黑色车启动,拐向左转道向前驶去,我以为它是改变主意要左转了。不成想人家却闯红灯一溜烟直行跑了。在车即将从我的视野消失之际,我看到那是辆不挂牌照的车。难怪人家不怕呢。
回时正赶上一个幼儿园放学。校门前的马路两侧到处都是接孩子的车辆和行人。车慢慢往前挪,在斑马线前停下来礼让行人。一大约三十来岁的女子过马路,只见她一手拿手机,一手在屏幕上向上划着,不紧不慢,悠然自得。我惊诧于她在车辆熙攘时过马路还能如此淡定,就像是在她自己的家里,从这头走到那头那样随便。她眼里全无给她避让的车辆,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手机世界里。我想她大概也没什么安全意识吧。其实她完全可以紧走几步跑过马路的。可惜她也没这个意识。
人的大脑,总是很奇妙,总能由眼前看到的一些事,串联似的想起相关的、类似的其他事儿来。当然,并不是当时等那女子过路时想起,那时,光有些气愤,还顾不上想起什么,都是后来想起的。
几年前的一天,一家人去某小区的亲戚家串门吃饭。进小区右转,只见两栋楼下停着很多车,只中间一条道可走。往里开,前面走着三四个穿衬衫、半裤的男子,一如前面那不紧不慢的女子,恰好挡在道上。当然,人家肯定不是故意挡道的,因为是他们先走在那条道上的。儿子按响了喇叭,几个人懒洋洋地回头看了一眼,依然如故,丝毫没有让一下的意思。儿子又按喇叭,这回他们大概生气了,连头也不肯回了。儿子火起,想要理论,我制止了。一个人,连举手之劳就可以给人方便的小事儿都做不到,你还能跟他理论出什么?
最后想起的这个故事是书上看到的。一天傍晚,几位华侨乘车从某城往南到某岛。某岛是著名的企鹅岛,据听说企鹅归巢是一大盛景,他们是专程去看这一盛景的,他们知道这盛景只有短短的半个小时。不巧的是,某岛那天恰在举行一场盛大的摩托车赛事,此刻比赛刚刚结束。
成千上百辆摩托车汇成了车流,由南往北反方向流着,而往南行使的,就只有华侨的那一辆车。然而,华侨所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滚滚的摩托车流只在自己的道上流,绝不越过那条画在路中间的白线,两边的行使者都通畅无阻。那个地方比较荒僻,没有交警、红绿灯,也没有监控,有的只是地上画着的那条白线。
故事的结尾没再提到看企鹅,但我猜想华侨们一定如愿以偿了,而且还猜想,他们也会像我看到故事时一样有所感概。我记住了故事,也记住了“规则之美”四个字!
女子也好,男子也罢,他们只是我们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一员,他们不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主流,也绝不是坏人,他们只是在某些时候没能为别人考虑周到而已。我不去批评他们,况且批评了他们也不知道。相反,我还要感谢他们,因为他们才有了这篇文章,才完成了今天的日更。
突然又想,我也应该注意自己的所作所为一言一行,以免也被别人看见、记住,写在故事里,发在日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