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书友好,今天共读《父母的觉醒》第98-128页。
请带着以下问题完成今日的阅读,并记得留言写下您的启发哦
1. 生育孩子之前需要做好哪些心理准备?
2. 生孩子的前三年,父母怎么把折磨变成诗?
3. 高中之前的12年学业,父母如何做,能静待花开?
曾有个刚当爸爸的同事吐槽说:真还不如把孩子塞回妈妈的肚子呢。
是啊,转型为父母,需要放弃原有的生活支柱。原先的自我,已经无法同为人父母的新生活共存,一切围着娃转呢,尤其是外援不足的情况下,就更能深刻的感受到。
这是大多数初为父母的心理写照吧。
01
婴幼期全心全意的抚养
奠定孩子一生的安全感
一旦孩子进入我们的生活,他们的影响将是永久的,我们也就需要重新拓展自我,除了关注他们的营养、睡眠、行为习惯等这些身体和智力层面的,更需要深入关注的是情感和精神。
这些都需要花费无法估量的时间和精力,因为这才是全面正确打开养娃的预备心理工作。
如果父母没有做好这点心理准备,贸然生养孩子,的确很长很长一段时间,会被拖入迷乱崩溃的深渊。
婴儿时期,父母要同孩子之间形成统一和谐的联系,父母全心全意的抚养是夯实孩子一生心理安全感的关键期。
在父母放弃自我,24小时看护,来满足孩子的需求时,孩子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能力,为了照顾他人而超越自身的自私愿望,也就是体现了父母无私之爱的深层次人性写照。
因为婴儿没有时间概念,是活在当下的生灵,他们的每一刻都是崭新的,而年幼孩子的吃喝拉撒睡都是当下最紧急最需要满足的。
在为孩子服务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自己的内心可以无限扩展,慈悲和爱心的容量是没有极限的。
我们不习惯时刻生活在当下,不适应随时需要照顾他人的紧张状态,所以调整自己和婴儿同步就成了比较艰巨的任务。我们也从“自我”超越成“无私忘我”的世界。此处经历过的父母给自己点赞十万加,赞赏你随意哈。
这就是很多父母说的身体累,心理上是快乐的,孩子一个天真无邪的笑容,一声奶气的爸爸、妈妈,瞬间所有的疲惫不堪都化为心间绽放的花朵。当心理的快乐融化身体的疲惫,父母的精神迈入更高的境界,也会体会更高级更恒久的喜悦。
当孩子长到两岁时,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绽放,他们的创造力、好奇心、独立性开始拓展,与此同时,我们开始放手给予孩子一定的空间,我们如何在“放手”和“严守”之间取得平衡,决定孩子能否在亲密依赖与独立自主之间取得平衡。
取得平衡的底线有三条,第一不伤害自己,第二不伤害别人,第三不伤害环境。其它在保证孩子环境安全的前提下,孩子可以自由探索。
也由于幼儿的特征是不断演进的,父母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就是生活在未知的状态之中,如果我们能明智的逐渐适应每一种状况,那么孩子就将引领我们勇敢的拥抱新世界,鞭策我们勇敢地创造一个真实的自我。
当我们发现孩子对生活永不知足的好奇心,也会为之感染,进而发现自己也可以生活在奇迹和精彩之中。
这个时期,很多父母看到孩子的天性释放时,经常会忘乎所以的惊讶状:我的妈呀?也成了很多妈妈的口头禅。
如果父母对孩子的天性(父母眼中的“熊”事儿)都能沉得住气,孩子就学会处变不惊,如果反应过度,孩子就会跟我们一样大惊小怪,等到了青春期,后果就不太美妙喽,轻者消极抑郁自闭,最严重的可能企图自杀。
02
学龄期的精神体验
奠定一生人格基础
学龄早期,他们既会粘着父母,又会抵触父母,而只愿意同小伙伴待在一起,孩子学着面对同学、老师,还会结交新的朋友,并依靠自己和家庭以外的人来确立身份意识。
这一阶段会对孩子行为模式形成深刻的影响,我们可以鼓励他们养成一些我们期望中的品质:慷慨、同情、仁爱、悟性、专注力,帮助他们塑造完整的人格。
这是不是比整天追问孩子:作业写了没?要高大上的多呢。什么是完整的人格呢?
有一个国际上最新总结出来的教育公式:
孩子的心理健康>陪伴孩子>给孩子营养吃喝>保障身体健康>给孩子物质的满足>给孩子参加特长兴趣班>给孩子参加补习班>给孩子找名校。
关注孩子全面发展的顺序,不是一门比大小的数学题,而是一门教育的艺术。作为一贯接受唯物主义论的中国家长,一下子可能有点懵,但是仔细想想,结合社会上典型案例,结合自己家宝贝,是不是这个理?用心的家长自己肯定能琢磨点感悟。
这一阶段的孩子,就像即将飞出鸟巢的雏鸟,振翅欲飞,我们也要面对一个事实是:孩子要起飞了。
初中阶段是孩子经历重大转型的时期,他们会经历生活的严峻挑战,我们会见证他们的痛苦与迷茫、兴奋与活力。尽管我们试图为他们遮风挡雨,然而他们却只顾大步向前,渴望亲身体验一切。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有义务在精神上激励他们,我们引导孩子维持身份意识不仅依靠物质拥有和时尚见解社会阶层等,也引导他们依靠内在的价值感。
这个阶段的孩子,就像成群结队的大雁,在离父母不远不近的上空,和小伙伴一起飞翔。父母需要引导孩子思考,孩子加入的团体是否和孩子的真实自我习性相近。
高中阶段孩子愈发走向成熟,我们也将能完整的看到家教在孩子身上所产生的作用
也许我们从未料到的事情会降到我们头上,比如孩子喝酒夜不归宿等行为,这些都来自很久以前播下的种子。
不幸的是,如果早年缺乏真正的教养哺育,那么长大后就会采取不健康的方式去索取。如果我们以往对孩子太过严苛,那他们正好借着青春期挣脱一番。
如果我们在孩子成长期间太过放纵,以致他们不懂得行为的界限,那他们如今会更加野性难驯。
如果我们此前对孩子太过忽视,此时他们会拒绝与我们心意相通。
不过,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这是给父母最后觉醒的机会,很艰巨,但也是真正的考验,我们必须抱有信心,相信孩子。
03
父母的觉醒教养
坐等后半生花开
在经历了婴儿,幼儿,小学,初中,高中,不同阶段和孩子一起共舞的十八年,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应对孩子波澜壮观的情绪同时,自身感受也需要新陈代谢。
也只有认识到教养过程中的精神潜能,我们才能不带抵触的深入其中,坦然接受孩子为我们带来的一切。
觉醒的教养方法并不是“无所不能”的灵丹妙药,它的关键之处在于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觉醒越早越好,觉醒比不觉醒好,觉醒是从不觉醒中开始,哪怕下一秒你觉醒就好。
觉醒体验深的的父母,此阶段应该自信的对自己说:“如今我可以安安稳稳的坐下来好好欣赏你了。”但愿你也是。
《父母的觉醒》适合所有愿意给孩子提供真正教养的仁爱之士。这本书我看了三个月,看了五六遍,未来还会继续做枕边书,隔一段时间拿出来看看,常读常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