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阅读森舸澜的《无为-自发性的艺术和科学》和艾利克森的《刻意练习》觉得挺有意思,今天就聊聊这两本书。
无为是什么
开始前先做个小实验。
请问,一斤铁和一斤棉花哪个重?
如果你的答案是铁重于棉花,那么恭喜你的感性系统胜出了;如果你的答案是一样重,那么恭喜你的理性系统胜出了。
对于思维系统,《思考,快与慢》的作者提出,人的思维具有两套操作系统,分别称为快系统和慢系统。而在《无为-自发性的艺术和科学》一书中,作者将人的认知系统分为热认知系统和冷认知系统。热认知系统无需通过意识,而冷认知系统需要通过认知进行判断。其实也可以将这两套系统理解为不经过思考的直觉系统和需要思考的意识系统,或更粗泛的理解为感性系统和理性系统。
在《无为-自发性的艺术和科学》这本书中,作者认为“无为”的状态是一种不刻意追求、自然放松的状态,犹如每走路、开车、吃饭等等。如何可以达到这样不刻意和自然放松的状态?作者认为,通过大量的训练和练习可以使原先需要通过意识的冷认知变成无需意识思考的热认知。任何通过意识的思考都需要经过认知、判断和决策的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如果刻意为之就必然导致刻意的状态,一旦表现出刻意就必然不处于无为的状态。无为并不是无拘无束放任自流,而是犹如庄子口中“庖丁解牛”般的镇定自若和轻松自然。中国古人的很多礼仪规范,其实都是要把人培养到无为的状态。古代中国人从小要背诵很多经典和学习礼仪,知道鞠躬时腰需要弯到什么角度,进入房间怎样迈步,而且要坐得笔直等等。这些基础训的练习,就是为了让人到达很自然轻松不刻意的文质彬彬。
但是,仅仅通过重复性的大量练习和训练就可以达到无为的状态吗?当然不是。重复无效的训练只会到达熟悉的状态,而刻意有目标的反馈练习和训练才可能达到无为的状态。
如何达到无为
而艾利克森的《刻意练习》就是告诉我们如何通过刻意有目标的反馈练习到达大师的境界。
书中,作者通过刻意练习的方法使得普通人也可以达到所谓天赋异禀的人所能达到的水平。这本书的内容颠覆了“1万小时理论”,作者认为并非单纯无目的的进行累计1万小时就可以成为大师。门卫大爷看门1万小时也不可能精通保安保卫的精要,学生天天抱着奥数题做1万小时也不可能深邃数学的奥秘,保洁阿姨看着苹果从树上掉落也不可能悟出物理的规律。没有目标和反馈的无意识刻意练习只是在自己既有的范围里舒适的打转,不可能得到突破舒适区后痛并快乐的满足。
作者的刻意练习所指的是“有目的的训练”,那么何为“有目的的训练”呢?分别是确定目标不断改进、训练中必须专注、有及时的反馈和跳出“舒适区”。总结起来就是,目标明确的反馈性专注突破训练。不单通过时间的单纯累计,而且需要通过刻意练习的方式才是突破熟练状态,最终通向无为状态的有效之路。
结语
老子和孔子都是中国文化瑰宝中最璀璨的群星之一。《道德经》中无为的状态并非所谓的有所为有所不为般的辩证,而是犹如河流般自然而然的流淌;而《论语》中中庸的状态也并非所谓高不成而低不就的敷衍,而是犹如昼夜般恰当好处的变换。老子让我们自然而然的做事,孔子则让我们做事恰到好处,他们都同时指向一个方向,也就是最自然的状态做最自然的人。
特别喜欢王东岳对于老子思想的表述,他认为老子思想并非对万物规律的高深洞悉和对未来宇宙规律的前瞻预见,而是对于当时中华文明犹如小树苗时清晰可见底层的警世阐述。当现在的中华文明已经变为掺天大树后,任何叶茂繁盛的枝桠都会成为遮目闭光的屏障,让人误以为自己窥见全局,得出以偏概全的误解。老子思想的真正价值并非来自其先进,而是他本身的原始,也就是人与自然最底层相连的状态。
无为的状态是不刻意的自然而然,刻意练习则是通向自然而然的路标,而自然本身才是根本的道路。这样自然的底层不是人类的认为而是自然本身的体现,无论社会还是文化,无论经验还是知识,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