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源起】
杨绛先生仙逝的消息出来以后,这两个评论触动了我:
一、少点蜡烛多看书。
二、来自采铜,“逝去的大师的学问恐怕要成了绝学,今人从他们那里看到的,不过是鸡汤和段子.....”
于是,我将我所能找到的杨绛先生书籍一一找来读。
02.【后感】
说起杨绛,人人推崇《我们仨》,我却独将《将饮茶》排列第一。
如果说《我们仨》是峰顶,那《将饮茶》便是来时路。从她的童年家庭、爱情家庭到风雨岁月,都在这本只有179页的薄薄一册中。我拿来当做先生的自传看。看得痴、看得笑、看得哭、看得肃然起敬。
合书,只有“世人万千种,浮云莫去求。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之感。
对先生的离世和那个一心做学问的时代,唯有借崔颢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叹息。
这样的赞叹和惋惜,是因为这薄薄一册让我合书自省无数次,启发太多。
03.【分析及启发】
书分为六部分。
《孟婆汤》(代序)和《隐身衣》(代后记)是先生的三观体现。
《孟婆汤》是坐在人生边上的先生,以幻象的西天之路见闻种种,阐释“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极简人生主义。
《隐身衣》则引经据典、兼撷中西聊着“大隐于市”的逍遥快活。这篇文章集中体现了作者的博文强识、对人生思考之深刻。
《回忆我的父亲》、《回忆我的姑母》以及《丙午丁未年纪事》,我觉得这三篇单独成书,题为《父母必读——如何将女儿培养得独立豁达》绝对比市面上那些各种东拼西凑专为赚钱的育儿书籍专业得多。两篇回忆文是耳濡目染、言传身教之法,《丙午丁未年纪事》则是教育之果。
《回忆我的父亲》里说到,“两人(杨绛父母)一生中长河一般的对话,听起来好像阅读拉布吕耶尔《人性与世态》”,可见其家庭氛围完全符合现代教育中所要求的父母感情稳定。至于学习培养,参见38页,杨绛讲到自己高中还不会辨平仄声,“父亲说,不要紧,到时候自然会懂。”果然某天杨绛都能分辨,父亲晚上则常踱步廊前,敲窗考音。杨绛考对父亲高兴而笑,考错了父亲也笑。至于读书,杨绛忆道“我对什么书表示兴趣,父亲就把那部书放在我桌上,有时他得爬梯子到书橱高处去拿,假如我长期不读,那部书就会不见了——这就等于谴责。”
还有一项重要事项——报志愿。杨绛以为社会贡献为初心择报时,和父亲有这么一段对话。“父亲说,没什么该不该,最喜欢什么,就学什么。我却不放心。只问自己的喜爱,对吗?我喜欢文学,就学文学?爱读小说,就学小说?父亲说,喜欢的就是性之所近,就是自己最相宜的。”我觉得当今整天被各种教育理论浸淫的父母在对待上学这件事上都不一定有她父亲理解的独到。
《回忆我的姑母》,忆的是杨绛三姑母。我读着读着,反倒着迷于杨绛母亲,觉得这篇真应改名为“回忆我的母亲”。众所周知,家务事真真儿是“清官难断”,妯娌关系就是其中顶不好处的一种关系。小孩子的眼睛看事是最公平的了,杨绛姊妹兄弟几人都觉得姑母们过于自私自大,杨绛父亲有时也忍不住评议几句。杨绛母亲呢?
a.她是如此看待三姑母。“母亲最怜悯其早年嫁傻子的遭遇,也最佩服她‘个人奋斗’的能力”——“有见地”三字在此掷地有声:不以命运菲薄他人,只以能力论英雄。作为一个女性,我佩服她。女人难免小心眼,也容易抱怨,更不要说有机可乘,不碎言已是教养,能公平看待一个刺头儿,此女中丈夫也。她的孩子会没有主见吗?
b.孩子看到三姑母不断给母亲添麻烦,心疼母亲,嘀咕三姑母时,母亲训斥,告诫小孩不可以刻薄。——“父母是孩子人际关系的榜样”,母亲则是女儿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直接模仿对象。这个老师怎么样?爆表好有没有!她的孩子会小心眼吗?会刻薄待人吗?
c.在三姑母欺负母亲的话题上,杨绛和母亲有段对话很有意思。“有一次,我嘀咕说,三姑母欺负我母亲。母亲一本正经对我说‘你倒是想想,她怎么能欺负我?’当然这话很对。我父亲都听我母亲的。”——我不禁拍案大赞,真智慧。现下很多家庭问题都是太争强好胜,加之分不清主次。如果这个三姑母是杨母的婆婆,杨母会怎样?一样的睿智。因为她知道自己最重要的人是杨绛她爸呀——这就是分得清主次。倒不是她有心眼,杨绛也说母亲不是尖锐的人。是她知道珍惜,珍惜自己老公。“爱屋及乌”大抵也是如此了。她的孩子会珍惜眼前人吗?会用心经营家庭吗?
在《丙午丁未年纪事》里就看到杨绛父母的教育结果。《丙午丁未年纪事》的《四、精彩的表演》最能凸显杨绛先生自我主见之明晰与坚定。在书的162页有这样一则纪事,我特别撷取出来:“‘牛鬼蛇神’的称呼已经不常用,有的称为‘老家伙’。‘老家伙’也不常用,一般称‘老先生’。我在这一伙里最小——无论年龄、资格、地位都最小,揪出也最晚。同伙的‘牛鬼蛇神’瞧我揪出后没事人儿一般,满不在意,不免诧异。其实,我挨整的遭数比他们多(因为我一写文章就是‘放毒’,也就是说,下笔就露馅,流漏出‘人道主义’,‘人性论’等资产阶级观点)。他们自己就整过我。......这回他们和我成了‘一丘之貉’,当然委屈了他们,荣幸的是我。.......”那么多如迸发火山般炙热的鸡汤文煮了又煮的“心态论”,先生则用几句无阴无晴的明净文字,滲着诙谐幽默展示殆尽。
最后聊聊《钱锺书与<围城>》。她谈他的“痴”。我一边读,一边笑,其实,杨绛先生也是“痴”。否则,她怎么欣赏得来他的“痴”?他说她“最贤的妻,最才的女”,读了这篇后,除了赞同不能更多:她“贤”:钱锺书写《围城》时,她学做饭,手被烫,只一句“他写,我就高兴,做什么,我也心甘情愿”;她“才”:他人议论《围城》,猜想钱锺书与方鸿渐之间的关系,不等钱锺书出面,她写文章说清楚。她珍惜。
04.【结尾】
这是一本散文合集,1987年初版,我阅读的是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