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蒋锡培、长城物业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陈耀忠、圣都装饰创始人颜伟阳、上海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谈文和四部曲App思诚老师,围绕“坑因分析法”进行了一场圆桌对话。以下为圆桌对话中篇,上篇及相关背景可点此了解。(经营中你也踩过这样的"坑"吗?)
颜伟阳:2010年,我踩了一个坑,差点儿让企业倒闭。我那时总是想,什么时候能破亿就好了,就是特别期待自己冲到一个亿的规模,当时在一亿以下已经徘徊了三年。我那个时候对行业方向的判断是,装修做半包肯定不行,得做整装,但是决心又不够。
所以我当时找了个合伙人,跟他一起开了一家套餐公司,主做中低端业务,但干了两年新公司就倒闭了,后面用了三四年才把债务全部还清,差点拖累到圣都。这个坑也是踩得教训挺深刻的。
陈耀忠:我是做物业管理的,跟伟阳先生也算有业务联系。我记得2010年房地产行业还是很不错的,那时候装修是非常火的行业。
颜伟阳:对,那时候势头其实是好的,我也看对了趋势,就是半包转整装。但最后失败的原因,我想了一下大概有这样几个:
一是我的惰性,这种业务我能干,但我请了一个合伙人让他干。第二个还是有贪心,因为当时我的目标就是破亿,追求低价获客,靠增项赚钱,忘了初心和使命,没有以客户价值为中心,最后把口碑做差了,那这样公司死掉是必然的。
大势一定要看清,但只看清大势也是不够的,还要回到品质驱动客户满意,客户满意驱动规模,要自循环起来,而不是逆循环。转型期很多事情要董事长亲自去干,但只有目标心和企图心也不够,还得看背后的起心动念是什么,有的时候目标感太强反而容易走偏。
但这个坑最后带来的意想不到的影响是,因为我坚持把全部债务还清,所以反而在行业里积累了口碑,都说“老颜这个人靠得住的”,后面圣都就慢慢发展得越来越顺利了。
蒋锡培:伟阳先生初期想赚快钱,做一些中低档业务,这是可以理解的,但长远来看是好不了的。未来伟阳先生要做一个具有持续创新的企业家精神的事业合伙人,他才会越来越好。
谈文:我们中兴派能是2009年成立的,是希望在通讯市场以外,在新能源行业为祖国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经过2009-2016年的摸索,我们好不容易做出来一个能够规模发货的大市场,但面临的问题就是毛利率很低,我们那时的电池是按照储能电池设计的(我们是做储能起家),跟动力电池设计是不一样的,但动力电池才是趋势。
还有一个问题是回款比较艰难,当时面对的竞争压力非常大,没有办法再继续下去。那我们就痛下决心把这个业务停掉了,停掉的过程中我们差点就倒闭了,运营压力非常大。
蒋锡培:谈文先生讲的这个是企业界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大难大成、小难小成、无难不成。在企业碰到困难,特别是可能影响未来生死存亡的重要十字路口时,谈文总能够果断决策,放弃车电,专注于有自己系统优势的储能领域且一举成功,无疑是正确的选择。
思诚:谈文先生从一开始投资到专注储能领域,围绕动力能源、动力电池、新能源车,最后到经历这个陷阱,果断地把相应业务停掉,也能为我们带来一些投资方面的思考,尤其是战略性的思考。
2015年、2016年是动力电池、新能源车的发展好时期,但从对行业的观察中,是不是能真的看清客户的需求?如果后面产能不足,无法满足客户需求,实际上反应了在最开始的时候,对市场发展趋势有一些过于乐观的估计的。
做投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清自己,看清自身企业的实力,我们自身的产能、综合实力,是否能够匹配市场需求和客户需求?到底这项投资、这项业务是为了什么?
谈文:2016年我们有了这个惨痛的教训,但也因此回归到派能传统的行业。那现在看来,确实这个坑就是我们心不明,慌不择路,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在哪儿。
我们从2018年、2019年开始全员学习中华经典,现在我们就很笃定,在储能行业精耕细作,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市场上,帮助客户成长、帮助员工成长,尽我们所能做一些社会公益事业,我们要与社会同步成长、与时代同频成长。
我记得2018年刚开始学习的时候,老师问我想做多少亿?我说,我现在想得是赶快做8个亿,老师问为什么不敢说10个亿?但现在,我们不仅实现了8个亿,今年我们前三个季度的收入已经突破了40亿。找到正确的方向,再加上战略雄心,“坑”可以走出来,企业也能实现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