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过年,也是沿袭了几千年的传统习俗,虽然各个地方过年的方式有所不同,但年的韵味却是相同的。我们之所以对过年依旧保持着浓重的仪式感,是因为我们依旧保持着对“年味”的向往。

随着年的临近,外出的人都纷纷归家。这年头虽然过年的方式已多种多样,但大多数还是以归家为主,这或许源于人们思想意识里对于家庭的归属感和整个社会倡导的一种风气,————过年就该回家,回家才是过年。无论是在新闻里看到的春运,还是身在其中的一份子,都能感受到那些背着行囊,不辞辛苦挤上列车的人们,哪怕是站着回家,也有藏在心里的喜悦。

浓冬岁末,外出的人们都盘点打理好这一年的收获,带着家人的牵挂与期盼,回到那熟悉且眷恋的地方,和家人团聚,与亲朋攀谈,带来远方的故事,收获不一样的感叹。

回到家里,迎接我们的是温暖的炉火、热腾腾的饭菜、散漫的生活,家是温柔的避风港,家是舒适的歇脚处,一家人坐下来,盘点这一年的家长里短。对外,那些拾得起的交情,不论应酬还是宴请,都值得小酌几杯,夜短情长。对于年的仪式,那自然是穿好吃好再喝好,年货的采购必不可少,依据经济情况,虽然“过年”的层次不一样,但过年的氛围却是一样的,我们买鞭炮、买蔬菜、买各种肉类、买零食水果,我们贴子、贴春联、挂灯笼,辞旧迎新,让我们的生活在各种触觉上充满趣味。“年”是个喜庆的节日,年的韵味是我们自己营造出来的味道,算是对这一年的庆祝吧。

正因为有了年的习俗,才让这种回归变得充满仪式感,回家,带着小孩喜欢的吃食和玩具,带着同龄人所具备的热烈与机警,带着老人所需的冬衣与甜点,给别人一份体面,给自己一份心安。去祭祖,去还愿,让自己的血脉认祖归宗,让自己的心灵得到神灵的安慰••••••“归”是年的主题,“归”是年的味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马上又要过年了,这也是我在外地过的第十五个年了。 回想起来,自从2001年一家人随父亲离开老家,先是附...
    潇湘笛阅读 3,604评论 2 2
  • 本期花园之星:诗呆,欣荣Y,若水_086,wjshw,Old_tree,一点蜜,付朝兰,江小然,岛上君,曼殊兆兰,...
    我心依然_580a阅读 5,677评论 32 67
  • 【1】 有一种无奈是年龄渐长,年味却越来越淡。那么,年味究竟是什么呢?或许就是吃外婆做的年夜饭香味,是放鞭炮过后的...
    扶摇风阅读 4,897评论 11 25
  • 今年不再回老家过年了,自从去年小女儿出生,父母就从老家过来看孩子,俗话说,父母在,家就在,故乡就剩下老屋了。 母亲...
    李吉芳阅读 7,190评论 7 13
  • 大四上学期拿到校招offer就来北京实习了,一晃眼都快三年了,如今住着合租屋,也没攒下钱,朋友也就上学...
    天天邪阅读 89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