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王朝的侧影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很特别的历史学著作,作者黄仁宇先生把人物的生命形态和历史环境的必然性紧密地结合了起来。《万历十五年》通过六个典型的历史人物,以客观冷静的笔触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历史横截面,其实万历十五年这一年,什么也没有发生,然而大明帝国的命运,却已就此注定,帝国终将走向毁灭的道路,再无翻盘的可能。

万历十五年,是平淡的一年,黄仁宇先生以一个“历史医生”的身份,为这个名叫“大明”的朝代做了最后的诊断,诊断结果是:帝国覆灭,绝非偶然,已经无可避免。

这一年,中国几千年的为政楷模,海瑞死了;这一年,戎马一生的抗倭名将,戚继光死了;这一年,张居正所施行的变法新政,几乎被废止殆尽了,明朝的经济中兴,也就此戛然而止;这一年,新任首辅申时行,也彻彻底底的站到了言官的对立面;这一年,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朱翊钧,梦想破灭,彻底断绝了励精图治的念头,开始犬马声色,佛系治国。

这一年,中国“人性自私论”的开山鼻祖李贽说了真话:“我以自私自利之心,为自私自利之学”,说自私是人的天性,要承认这一点,但却为天地所不容,可见,这是一个伪善的时代。以道德代替法律,是中国几千来封建文化的传承,非一个文人、一个能臣或一个皇帝能够在一朝一夕之间改变。

而作者要阐述的,正是这样的一个论断。通过六个历史人物的侧影我们可以看到,大明王朝已经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体制等各方面都几乎到达了崩溃的临界点。

从一件小事可以看出,万历十五年三月初二,当时的北京应该还挺冷,一帮副部级以上的干部大汗淋漓,衣冠整齐地以百米竞速架势往宫里跑,只是听说要午朝,可是到了端门,却明显没有要开会的迹象,这对于明朝省部级以上的干部来说,是个明显的乌龙,万历为此很生气,全体官员集体扣工资。

在王朝的历史上,这虽是一件小事,但对于一个庞大的国家机器而言,连开会这样最基本的工作都组织不起来了,可见,大明王朝已经到了行将瘫痪的地步。

黄仁宇先生所讲述的历史现象,都在分析背后的必然,然而,大明王朝为何会走到这一步?黄先生年轻的时候和万历极其相似,非常想干一番事业,1937年,黄先生风华正茂,是大二学生,然而第二年20岁的他却依然选择投笔从戎,后来当过排长、参谋,讽刺的是,他在国民党军的战略转移浪潮中不断地奔走,直到抗日战争接近尾声,几乎都没有上过战场。

一腔的热血,大好的青春,就这样在硝烟弥漫的时光中被逐渐消磨。

抗战结束之后,黄先生被强制退役,来到美国,又开始勤工俭学,半工半读的熬到博士毕业,终于在学校谋了一份差事,教中国历史。可是选他的课的学生,根本没有几个,而且还时常不来,黄先生身在异国他乡,面临解聘的危险,这时的黄先生,已近不惑之年。

没有办法,教材无法准备,只好自己出书,以证明自己并非不学无术之辈,然而,出版却处处碰壁,尤其是《万历十五年》,写法太奇特了,没有机构敢出,直到1979年,耶鲁大学排除成见,出版了这部“奇特”的历史著作,名校伟大,《万历十五年》获得成功,而黄先生,已年俞花甲。

我不知道黄先生的个人命运和当时万历十五年明朝的命运有什么微妙的联系,但可以断定的是,这本书的创作灵感,一定与黄先生的个人命运有关。

个人的荣辱得失,是非成败,放在整体的历史浪潮中,是多么的微不足道。

黄先生可能过于强调了万历十五年的特殊性和明朝悲剧的必然性之间的联系,其实我认为,一个王朝的兴衰成败,和他的文化生态和政治基因有很大的关联,而统治者的性格,又决定着这个王朝的整体气质。

就明朝的文化生态而言,我觉得就俩字儿:开放。四大名著有三本都来自明朝,而且像《金瓶梅》这样的书籍,都能够在当时公开出版。一帮言官拿着朝廷俸禄,整天上奏书参来参去,不仅当朝首辅,连皇帝的宫闱之事都敢参,就这样的文化生态,在明朝持续了两百年。

就明朝的政治基因而言,我觉得也是俩字儿:随意。自朱元璋开国以来,由于太过能干,让三任宰相都死在了自己的屠刀之下,后来干脆直接废除宰相一职,大小事务皇帝全干了,但他的子孙就没他那么多精力了,所以后来不得不从翰林院选拔大学士来帮自己处理政务,发展到最后,内阁就成了帝国的实际统治者,经常联合百官,与皇帝抗衡。

所以整个后半截的明朝,几乎处在皇权与相权的博弈之中,而且皇帝还经常罢工,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万历本人,和他的爷爷朱厚熜,不上朝的时间,可以长达二十年以上,因此就有了徐阶、高拱、张居正这样的猛人,尤其是张居正,经常书信授意自己的亲信,按自己的意思上书,然后再以内阁的名义批准,让自己的主张得以实施。而皇帝本人,却只能吹胡子瞪眼。

然而在封建世袭王朝,皇帝又享有着无限的荣宠和权力,在自己的政见不断被压制的过程中,逐渐走向了消极之路,有修道炼丹的(朱厚熜),有干木匠活的(朱由校),有恋母情结的(朱见深),还有旅游达人(朱厚照),总之没有一个王朝的君主,能像明朝这样奇葩辈出。

像嘉靖、万历,其实最开始都是想做一个好皇帝的,可最终,却怎么都沦落成政治博弈当中的工具筹码了呢!只能做些徒劳而无谓的抗争,除了佛系治国,没有任何的办法。归根结底,还是政治基因和文化生态造就的结果。

万历十五年,只是大明王朝的一抹笑靥,一个侧颜,却倒映着帝国200多年的命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有这样一些人,他们由衷地喜欢和热爱着数学或物理,因为他们觉得数学是所有学科中逻辑最清晰的学科(除了那么特别...
    Albert_Bruce阅读 170评论 0 2
  • 在公司的技术部,越来越多的对一些技术细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有一些知识,不是可以随意百度到的。因此,开始做一个知识...
    小A君阅读 3,406评论 0 1
  • 敬爱的老师: 您好!在您离开我们的这一周内我们都十分想念您!我们想起了您对我们的循循善诱,对我们的严厉批评...
    墨愁离殇阅读 433评论 0 2
  • 垃圾人是指有负面情绪,比如焦躁,易怒,自控力差…等等。他们行事全凭喜好,那股冲动上来以后,后果是没时间考虑的,先发...
    李三兽阅读 1,266评论 2 21
  • 老猪是我最好的良师益友。 我和她在高二相识。我两相见恨晚,很快就成了很要好的朋友,甚至是知己。她身上有种神奇的魅力...
    蒙塔塔阅读 20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