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另一个题目会更贴切”江湖与庙堂的碰撞——从白玉堂与颜查散的友谊看三五中的社会期望“。
小时看《西游记》时有个段子总会让自己笑个不停。
孙悟空降妖需要向观音借宝瓶,观音自然是不拒绝的,但她却说你这泼猴,瞧我这净瓶是个宝贝,龙女生的又美,若是偷了我的宝贝,拐了我的龙女可如何是好?你需要留下一样东西作当。
猴子的回答更赖皮,那意思是,您瞧您说的,老孙的人品哪就那么坏了?要真是作当的话,老孙上下就一条虎皮围裙,也入不了您的眼。一根棍子还要防身用,不方便作当。唯一值钱的就是个金箍,还被您念了个咒拿不下来,要不您给念个松箍咒,老孙就拿这个金箍为当了,您意下如何?
记忆里这段原文更好笑。
小时候并不懂太多,只觉得猴哥真大胆,对着观音菩萨也敢大放厥词,还说的有理有据,当真是聪明过人又有能耐。还觉得观音菩萨不愧是菩萨,度量大心眼好,被人抢白了也不生气,比好多自以为是的大人好多了。
那时只是小萝莉的直觉心理,后来看到一篇文,忘记了是哪位文学家的点评,只记得在提到这一段时作者认为,这是吴承恩理想中的上下级关系。轻松、融洽,彼此信任,可以开开玩笑却分得清轻重,彼此配合谁也不会真的坏事。
重读颜白的故事时,赫然发现于他们两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颜白与包展是书中两对引人注目的结拜兄弟,但对这两对兄弟的关系解读却大大不同,且由来已久。有说包展关系虚伪,不似颜白真诚的;也有说白玉堂不懂分寸不知进退,只懂抖官威的;有说严查散是真正尊重兄弟,不以身份压人,苟富贵不相忘的;还有说展昭隐忍识时务的……各种各样林林总总。
无意对这些做过多解读,我只觉得或许这也是石老在书中的一种寄托,让济世救民的大侠可以在庙堂有一席之地,这其实是当时社会下层的人对上层的一种期盼。大侠相对于庙堂更贴近他们的生活,是一种对社会不公的宣泄,更是一种对公正的渴望。但那句”侠以武犯禁“一棒子就把可能对他们施以援手的人都打到了反派的行列,庙堂可以用他们,却依旧把他们当作”匪类“。
其实归根到底,往好里做这些人是行侠仗义的大侠,往坏里做就是地痞流氓,且往往地痞流氓比大侠要多得多,但侠客依旧是民众心中所向。或许因为人人心中都有那么一点想要济世救民的冲动,或许因为人人心中都有对公正的渴求和不公的控诉,但真正敢做的人却寥寥无几,这样敢于出手,敢于担当的人便是大侠,是不灭的侠义精神。
当政者或许忘记了这种精神的可贵,可民众从不曾忘却。在他们心中必然有希望两者可以相互融合,真正实现道义公正兼顾的统=治吧。所以颜白这样关系的上下级或许正是石老的一种意愿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