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慕容白曜抵达历城脚下时,平城晴空万里,佛寺香兰如云。这个时候忽然皇宫里面一声婴儿的啼哭,让寂静的天空有了生气,这个婴儿来自于19岁的李皇后(父亲李惠,太武帝亲戚),就是拓跋弘的长子,这年拓跋弘14岁。
文明太后听到孙子降生,立马赶过去见亲孙子,并立马宣布亲自抚养孙子,而在朝会上,她也果断将军政大权全部归于已到亲政年纪的拓跋弘。
拓跋弘此时意气风发,美人、儿子、权杖并得,人生大赢家,开心之下,将年号改为“皇兴”,意味着正式行使大权。
在此,基于本文需要,先要将几个有关文明太后的争议厘清。
一是拓跋弘与文明太后的关系。文明太后隐忍机智,手段颇多,拓跋弘天资聪颖,只是一直没有被好好教导,从未监国,手段不多,且还是处于大胆好玩的年纪,这样两个人在一起,似乎天生气场就不合,太后看拓跋弘就有一种诸葛亮看魏延的感觉,用而有防范。
二是对文明太后和拓拔弘之间心理矛盾升级做了一个推测。拓跋弘12岁登基,却被逼服父丧,军政大权由太后掌握,但太后却不服夫丧。这是文明太后利用儒家道义在拓跋弘面前耍起了双重标准,太后要求拓跋弘学习儒家的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尊敬老幼、远离女色等,但是自己却从来是高居伦理之上,没有承担儒家义务。笔者认为,这也是为什么拓跋弘宁可委身佛道,也不正式归入儒家,明朝张居正教导万历克己复礼,自己却夜夜风流,这种双重标准导致了张居正挫骨扬灰,万历消极怠工,儒家所说己不所欲,勿施于人,也正是如此。
三是关于孙子拓跋宏是文明太后亲儿子么?吕思勉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文明太后在拓跋弘出生的时候没有关心备至,但对这个皇孙一出生就亦步亦趋,能顺心交出军政大权?这个问题我认为也是一个伪命题,拓跋宏不可能是文明太后的儿子,拓跋濬与文明太后恩爱非常,但却未能生儿育女,这可能是文明太后没有生育的能力,又或者是之前的保太后在对文明太后照顾的时候做了绝育的手脚,所以她拥有女人的高潮,却没有女性的生育能力,这涉及到了万恶的后宫争斗,这也是为什么文明太后最后又要将常太后一族满门抄斩的一个重要原因;更况如太后有孕,她天天面见朝臣的时候为什么没有非议?为什么在拓跋宏不听自己话的时候有让其饿死的念头?而且后期文明太后曾孙出生的时候她不也一样视如己出,亲自抚养?这些都可佐证拓跋宏不是文明太后的儿子,至于有人说的,拓跋弘13岁还没有发育完全,不可能生小孩,这也算得上是一则笑话,人口凋零的黑暗时代人们自然更渴望早点有后,且皇帝自有房中秘术,萧道成12岁就让老婆怀上了他的大儿子,一个反证就能攻破这伪命题。
拓跋弘正式掌权,但所面临的政局仍然并不乐观。第一,慕容白曜还在收复三齐,这个老将与自己交情不深,领兵在外,如何让其安心?第二,三齐的移民源源不断到达平城,需要安抚;第三,当年天下大疫,需要救治眼下百姓;第四是最主要的,皇太后的影响力震慑朝堂,小皇帝如何树威,得到臣民的效忠?是对朝臣单个劝服还是一举立威,是自立门户,实行威权还是以文德感召?少年天子需要做抉择。第五、柔然换了可汗予成,二十年的和亲安宁被打破(拓跋濬的生母是蠕蠕国前任国主的兄妹郁久闾氏,两国关系较好),此人有心践踏边关,欺负天子,不日将大肆犯境。
按正史说法,拓跋弘虽有心佛道,却还是心忧天下,在治理天下过程中虽不是游刃有余,但也有许多自己优秀的见解,与南方几乎同时的刘子业相比,统御智商高明不啻于几千万里也,但他却生活在了一个有强势太后的时代,这时他在治理国家过程中不免出于焦虑,参杂感情用事,颇多瞻前顾后。
亲政次年,西郊土坛(白楼),拓跋弘带领文武百官、宗亲王室在西郊设坛年祭,求子孙繁衍,一年好运,皇帝和皇后,太后都隆重出席,穿上皇族在大鲜卑山时期四色的衣服,在女巫吆喝声中载歌载舞,跪天跪地跪马跪牛羊,感谢他们的力量帮助鲜卑族走出大山,融入了广阔的中原。这是北魏一直以来的仪式,拓跋弘在这个时候,想将这个崇拜拓跋的仪式与同月举行的浴佛节统一起来,拓跋濬时期,法果和尚将皇帝和佛统一,建筑云冈石窟帝王佛像;拓跋弘也想借这个机会将自己和佛对等起来,实现自己地位的超然和唯一性。当时在场的有各王公大臣贵族、有高丽、库莫奚、契丹、于阗、波斯国等各国使节,这个布告很明显向各个国家宣布,朕即是国家。
文明太后亲赴恭贺,表态自己与拓跋弘保持一种平和的关系,只要皇帝能提供她所想要的一些东西,所以就不计较那么多,这与她能自己主动放权时的心态是一以继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