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望了一天的雪花到现在还没有落下来。
因为想念,所以我还在等。
正好写点什么吧,在这个等雪的夜晚。
感冒的病菌迟迟不愿离我而去,整整三周了,上来一阵咳,还是会憋得一身汗。即便这样,下午的两节课还是卯足了劲儿地讲。
昨天又去庄姐那转了转,她把房子里的乱七八糟都整了出来,屋里齐整多了,算是一个可以安心蹲着读书的地儿,每天都忍不住要去一趟,每次去都打扰了她安静的读书状态。有点小内疚,可是不去又不行。有些瘾是存在的,不服不行。
2号下午收到《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的样刊了,虽然我的课评没赶上,但看到自己整理的实录出现在这里,一样的满是喜悦。
今天,冷老师发来课题的方案,看罢,在倍感幸福的同时也满是愧疚,每每受益于冷老师而自己却没有能力为冷老师做点什么。感恩冷老师的引领,让我有了今天如此自觉的努力,这份恩情自然是要在心里铭记一辈子的。
这两天一直在思考王君老师布置的任务,这样的任务的确能激发探究。思考两天,写就了一篇近4000字的论文模样的东西,看来,没有思考,就没有认识,没有认识就没有思维的前进,还是要多多思考好。
课堂追问不仅是手段,更是艺术,这里的技巧博大精深,值得继续绵延不尽地去发掘。怎样把这个问题写得深入,写得实用,还又写得家常亲切有吸引力,表达的技巧还是要学习的,期待如秋备所言,但愿君师傅能指导一二。
前一阵子,看王君老师带着孩子们去游学,冰天雪地里,尽情地绽放风姿。
回来之后,在群里又看到她美美地出现在重庆街头,模样是那般的喜庆。
她在群里鼓励着我们,要慢慢摸索着青春语文的公众号操作,把这里侍弄成一个让我们快乐欢喜的桃花源,给生活一份念想。她还说,她要在忠玉的文章下面放一篇她的随笔,这样会好看一些。没想到今天读到的随笔竟然是她生病咳嗽输液的事情。而她全然没有生病的苦痛。我想,全国之所以有这么多人追随她,追随着青春语文,原因就在于此吧,她的身上永远都是满满的正能量,永远都是满满的欢喜。
2018,惟愿我也是这样的人!
群里说,外面的小雪花来了,就此打住,去迎接雪花啦!
附上第一次对课堂追问研究的文章,以示纪念,这匆匆而过的两天。
【青春语文·海波课堂教学追问研究(一)】做一个会追问的语文老师
写在前面:
青春语文倡导“教法就是活法”的理念,强调“怎么活就怎么教,”“怎么教就怎么活”,以此滋养着语文,也滋养着语文人,通过自生长,共生长,然后,长成不老的青春。
当然,这里的“青春”诚如杨和平老师所言,与年龄无关,与岁月无关,有关的,只是执教者浓烈的爱、责任、使命和火热的激情;有关的,只是“青春灵动的设计”和“青春艺术的审美。” 这是语文湿地的愿景,这是青春语文的愿景。
回望2017,我在语文湿地的专栏已写了一年,从某种意义上说,专栏也让我从小“我”走向了“我们”。但细细回味专栏所写的内容,仿佛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作为一个语文人来讲,缺乏学科的系统性和专业的深入性,没有专一的研讨方向。
感恩王君老师,在2018年来临之际,给我明确了具体的方向,选取某一点向着青春语文纵深的方向探究,期冀能有进一步的生长。
王君老师曾宣言:课堂是你和学生生命在场的地方,每一堂课都要当成公开课来上,然后,凭借课堂的高度走向生命的高度。
既然课堂那么重要,我就选取聚焦课堂教学吧,但课堂教学又是一个庞大的体系,那我就先从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提问、如何追问入手吧。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青春语文·海波课堂教学追问研究”踏着2018的脚步开始啦,新的一年,新的起点,以实践为桨,用课堂做舟,扬起思考的风帆向一个会“追问”的教师起航!
做一个会追问的语文老师
一代代的教师做下来,黑板还是黑的,粉笔还是白的,不同的是课堂的教学改革已历经了一茬又一茬,从最初的“填鸭式”课堂,到今天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要想真正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语言表达,教师绝对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一节课有一节课的目标和任务,但在学生和达成任务之间,隔着教师备课的千山万水。
美国教学法专家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课堂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
的确,一堂好课,往往源于教师的一个问题牵引,正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会提问的教师一个问题抛出去,立即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以无限兴趣去探究所以然,课堂精彩无限,使教学浑然天成。同样,一个不会发问的教师,也可以一问让学生“三不知”,“一棍子”下去,学生个个成了“闷头鸭子”,找不到东南西北,课堂气氛沉闷至极,甚至教学无法进行下去。
这就叫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
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才能做一个“问的巧”的“智者”呢,本期先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提问要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性。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有了问题,思维就有了受触点,思考就有了方向,学习就更加具体。所以,课堂上教师的有效提问则可以把学生带入到“问题的情境”中,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教师对教学的掌控上来。
以王君老师教学《背影》为例:
教学的第一部分,读“父”。
导入教学后:
师:最集中写父亲的爱的是哪个段落?
生:买橘子那段。
师:那我们先聚焦这个段落。朱自清的父亲很有名,这个形象,已经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很有特点的形象了。我再请一位同学来读。
(生有感情朗读)
师:从这段文字中,你读出了什么?
在这个环节中,王君老师先问了“最集中写父亲的爱的是哪个段落?”这个问题开门见山,有着明确的指向性,问的具体,所以学生根据预习随即就可以做出回答。因为这段文字在文中的重要作用,显然还要继续剖析,于是,在学生感情朗读后,师随即抛出:“从这段文字中,你读出了什么?”这一问,自然会牵出学生从描写的字里行间品悟出父亲的形象,而这应该是朱自清先生写此文的一个最为感动的原因。
这段文字是《背影》的精华,形象地刻画了一个生活异常艰难、爱的异常艰辛的父亲,父亲的背影之所以让很多人难忘,这段丰富而细致的描写功不可没。
第二部分,读“子”。
投影展示:
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
我再三回劝他不必去。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吗?
(师指导学生朗读)
师:琢磨一下,你从这些文字中,读出了什么情绪?
生1:作者很烦父亲,他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
生2:在作者眼里,父亲不英俊,不能干,总之,他不想跟父亲在一起。
王君老师抛出的这个问题,其实是想引出下面要说的朱自清父子之间曾经的矛盾,这个矛盾是重新解读《背影》的关键,让学生分析文字里流露出来的父子情感融合的艰难,跳出了单纯谈父爱的传统教学定位,从而让学生们深刻地认识到《背影》之爱的非同寻常:爱是担当,是责任,是无私,是奉献;爱同时也是误解,是等待,是妥协,是包容……
看来,问题的明确指向性既是指问题表意的明确,学生一听就明白该做什么,也指老师教学目的的明确,让其成为课堂教与学的桥梁和纽带。
提问要有符合学情的适中性。
《礼记·学记》中这样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意思是说,会提问的人,象木工砍木头,先从容易的地方着手,再砍坚硬的节疤一样。教师的课堂提问也是一样,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由易至难,呈现一个阶梯式的上升。
肖培东老师在南京进行《好久不见》的现场作文教学时,从学情出发,处处紧贴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层一层向纵深牵引,学生的思维在肖老师的牵引下不断发散,生成课堂上一波又一波的精彩,至今意犹未尽。
师:同学们好!这节作文课,老师也没有刻意准备,问问大家,最近我们班级写了什么作文?
生(齐声):《好久不见》!
师:好久不见。是说我吗?(生笑)好,下面咱们来说一说,你写的都是和谁和什么好久不见了。大家回忆一下,前天的《好久不见》你都是写什么内容的。
生1:我写的是我和一篇小说好久不见了。
生2:我写的是和家乡还有家乡的习俗好久不见。
生3:我写的是与老家的一株花草好久不见。
生4:我与曾经的同学好久不见。
生5:我写的是儿时非常好的一个玩伴。
……
老师从学生的写作实际入手,牵出了学生的写作内容,当12名学生的写作内容呈现在白板之后: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一下,这十二位同学写的《好久不见》内容有什么共性?同学们在写作上面的共同点是什么?
这个问题把学生引向了一个更深的思考,也引出了教师下一个教学环节,由第一次叙写的“好久不见”的共性当中找到自己写作的短板。接着再一次发问: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让你重新思考《好久不见》的内容,你又会写什么?
教师边问边请求坐在窗边的老师拉开窗帘,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窗外,看看外面的世界。然后追问:
你觉得外面的世界里,哪些东西是我们好久不见的?
学生把写作思路投向自然,于是:
一片湛蓝的天空好久不见;
一片茂密的树林好久不见;
我们的教室好久不见;
一级级清爽的台阶好久不见;
一个阴凉的亭子好久不见;
……
渐渐地,学生的思维灵活起来,越来越精彩的构思从学生的嘴里表达出来。但老师显然并不满足,继续牵引,再变“好久不见”的主语,直至把“好久不见”改为“我们又见”。
就这样,肖老师根据学生的思维跳跃程度不断追问,并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最终给老师和孩子们一节几近完美的写作示范课。
提问要有契合课堂教学的时机性。
既然提问是教师在组织、引领和实施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学行为,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就要保证提问的时效性,要抓住提问的有效时机,顺应教学和学生的思维发展。
2006年,我参加徐州市课堂教学大赛,上课的内容是季羡林的《神奇的丝瓜》。在带着学生分析“丝瓜”的“神奇”描写时,一个学生举起了手。我迫不及待地让他起来说话,可学生站起来却说:“老师,我觉得这个丝瓜一点都不神奇。”
这是上课比赛啊,这样的“旁逸斜出”让我的心闻之一惊,好在我极力地平静自己,旋即顺势说:“这位同学不简单,有见地,既然你觉得这个丝瓜不神奇,那不神奇的理由是什么呢?”
学生不回答我的问题,匆忙间又说:“我觉得我们家的丝瓜神奇。”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到这儿,我完全镇定下来了,我从这个“突发的状况”中找到了一个顺应过渡到探究丝瓜“神奇”背后的写作手法上去。于是我继续引着这个学生说一说他家丝瓜的神奇之处,但他依然是说不出话来。说不出来,则缘于观察不够仔细,说不出来,是缘于心灵不够细腻,正好回到“从文中这棵普通丝瓜的“神奇”里去感受作者细致的观察,去触摸作者细腻的情感”这个问题上来,并经由对比,引导学生要养成善于观察、善于体悟生活中一草一木的习惯。
这样的处理方式让评委老师颇为认可。 如果我忽略了这个学生的感受,继续顺着我原来的设计走下去,也许还将能得到一等奖,但无视这个学生的处理方式,则体现了作为一个老师不能顺势而为的弱点。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让我们出其不意的“拐点”,这就需要我们练就一个驾驭“拐点”的本领,从而更好地顺应课堂出现的“突发状况”,而不是“弃之”硬按着原路走。
日本著名教育家斋藤喜博认为:教师的提问是“教学的生命线”。
一个好的教师必然是一个会提问的教师,一个会提问的教师的课堂,必然会是走向成功的高校课堂。
写到这里,突然觉得,课堂提问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门教学的艺术,这个问题值得我们继续细致认真地研究下去。
感谢坚持读到这里的老师们,欢迎你们加入到“课堂如何追问更精彩”的探讨中来。我们一起努力,做一个会提问、会追问的语文老师。
陈海波,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热爱读书,喜欢写文,坚持用书写记录思想,用反思锻造课堂,怀一颗谦卑的心,在语文里与学生相融相长,无限热爱,无限相信!
欢迎关注:简书APP——海的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