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27岁,正是一个女孩子活得最灿烂的时候。为什么这样说呢?第一,已经能够自食其力,养活自己;第二,能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有自己的目标和追求;第三 ,还有一颗不老的心,永远热血地在学习新的事物,比如说写作。
即使在如此美好的年华里,却也少不了磕磕碰碰。我也经历了很多的事情,如文章标题所说,我经历了四次死亡,每一次,对我来说,都是一次重生,都让我对生命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一
第一次,是在我12岁那年,我的母亲去世。瞬时,我变成了歌曲中唱的,“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没妈的孩子像根草。”那棵无人问津,随风飘摇的小草。
母亲去世的那一天,所有的场景恍如昨日,仍然历历在目。也许那是一个12岁的小女孩固执地想要留住母亲最好的方式吧!也就在那一天,我还是一个有妈的孩子,我还能作为一个女儿和她像往常一样,说着最无聊的废话。
那天过后,我面对的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一个,没有妈妈的世界。
原来死,是最长的距离。这距离长得让人无迹可寻。
如今,我27岁了。每每想起母亲,我都是把自己蒙在被子里下一场雨。这样的自己,无法分享,也不愿分享。
曾经上初中的时候,写过一篇关于母亲的文章。具体的内容已经不记得了,只是隐约能够想起当时在写的时候也如此刻的我一样,在偷偷的下着雨。而且记得很清楚的是那篇文章得了全校作文最高分。而且老师还把那篇作文拿到各个年级去念给同学们听。一时间,所有的人都知道我的一个秘密了,所有人都对我投来了不一样的复杂的目光。
当时老师把我的作文拿到我们班,让我在全班面前念的时候,我浑身都写满了拒绝,我请求老师不要把我的文章在全班念出来,可是老师还是坚持了自己的想法。立马,我趴在了桌子上,堵着耳朵,费尽所有的力气不让那些字眼传进我的耳朵。可是,我却无法堵住全班同学的耳朵。教室里静悄悄的,老师富有情感的朗读使我的文章又平添了几分感人。
就这样,“真相”大白。从此以后 ,我面对着大家或鼓舞或同情或复杂的眼神,开始了我的初中学习生活。
12岁与死亡的近距离接触,让我失去了生命中很珍贵的人。也让我觉得,既然都会失去,那就不要开始。于是,我开始了漠不关心的自己。
二
第二次,是在我15岁那一年。我的外公去世。记得那一天,我与我的闺蜜在睡觉。迷迷糊糊中接了一个电话,电话里说,外公好像不行了,让我爸爸赶紧过去。我答应了几声,就又睡了过去。等到天亮了,电话又响起来了。我一接,电话里说,外公去世了。我的心里咯噔一下,立马镇定地喊我爸,告诉他外公去世了。他赶紧从家里木箱底找了一块孝布,缠在了头上。让我看家,自己就朝外公家赶去。
外公的去世,我躲得很远。我甚至是第二年他的忌日我才去他坟前烧香。关于他去世的所有细节,我都没有参与。母亲去世的细节还深深地刻在脑海,我不忍让自己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再去回忆一遍。
我怕,我不敢。
15岁的我,在经历死亡的时候,学会了自我保护,把自己锁在安全区里,谁也没办法伤害我,谁也没办法让我再一次经历失去。
三
第三次,是在我19岁那一年。那一年,我高三,这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决定着我们人生下半场的命运 。
可是,就在高考前三个月,班上却发生了离奇事件。班上一个女生宿舍接连丢钱。寝室里的人都认为是当时挺傲的一个女孩所为。可是那女孩死活不肯承认 甚至还扬言是另一个女孩所为。那个女孩被她气得全身僵硬,甚至都说不出话来了。最后事情闹得太大,报了警。
当天,班主任,女孩家长,寝室室友,和女孩都在办公室里商量解决办法。也不知道女孩妈妈说了什么刺激她的话,她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选择了一个非常极端的方式——跳楼自杀。正值午休的我们被落地那一声巨响给震了一下,随之而来的便是室友们惊慌的叫喊,跳楼了,跳楼了。其中那个被指责小偷,气得全身僵硬的女孩吓得脸色苍白,一脸无措的样子。
这一次,与以往都不同。这是一次由生到死的距离,并且,她是和我一样的19岁。人生最青春的年纪。
听着室友们对办公室里发生的事情的阐述,我的脑袋嗡嗡作响。我始终不敢相信,一个19岁的少女,是怎样的绝望让她想要选择死亡。
于是,带着好奇心的我,慢慢地来到了办公室,在其他人都在楼下围观的时候,我站在了她跳下去的那扇窗户旁边,循着她巨大的喘息声,朝楼下的她看了一眼。也就那一眼,让我永远记住了她临死前的模样。那个画面,那个声音。至今无法磨灭。
19岁,对于死亡。我多了一份好奇心。我想看看濒死之人是怎样的?痛苦还是安详?以至于有这样的机会时,我选择正视它,甚至想要去探究它。
最后,还是因为救护车的晚到,让人间失去了一个花季般的少女。后面的剧情,我也不想多说。还是让我怀着最中肯的心悼念她吧!
四
第四次,是在我24岁那一年。这一次,是我的闺蜜父亲去世。当时远在外地的我,对一切还浑然不知。是我姐的一条短信让我得知这个令人心痛的消息。我当时的第一感受是我没有陪在她的身边,因为对于12岁就经历丧母之痛的我来说,我非常能理解亲人离世的殇。于是,我立马赶了回来,可是还是没能赶上葬礼。后来只能和她在回忆当中了解到一些细枝末节。
闺蜜的父亲去世之后,她隔一段时间就会在朋友圈分享一些关于她父亲的过往,或是抒发一些对父亲的思念。这在我看来,是极其悲痛的。并且,与我是完全相反的方式。(我是默默躲在被窝里下雨)所以我当时是一边心疼,一边非常气愤。甚至还对她说,这种事我12岁就经历过了,有什么了不起的。整天发一些想念的话。你什么意思啊?
其实,我这样只是想要安慰她。想让她少一点难过,不要活在失去的痛苦里。
24岁的我,已经明白,人生本来就是一场得到与失去的博弈过程。既然已经失去了,那我就更应该珍惜当下每一个瞬间。
如果人生的结局注定是死亡,那我想,珍惜当下,过好每一天才是对生命最好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