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采葛织布的日常,到跨越山海的牵挂 —— 今天读《卷耳》,这首诗用短短四句,写尽了古人 “思念与等待” 的模样。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让每一个经历过分别的人,都能找到共鸣。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cǎi cǎi juǎn ěr ,bù yíng qǐng kuāng 。
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jiē wǒ huái rén ,zhì bǐ zhōu háng 。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
zhì bǐ cuī wéi ,wǒ mǎ huī tuí 。
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wǒ gū zhuó bǐ jīn léi ,wéi yǐ bù yǒng huái 。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
zhì bǐ gāo gāng ,wǒ mǎ xuán huáng 。
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wǒ gū zhuó bǐ sì gōng ,wéi yǐ bù yǒng shāng 。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zhì bǐ jū yǐ ,wǒ mǎ tú yǐ ,wǒ pú pū yǐ ,yún hé xū yǐ !
卷耳:一种可食用的野生植物,也叫 “苍耳”“苓耳”。
顷筐:浅而小的竹筐,容量不大。
周行:古代的大道、官道。
陟:登高、攀登;崔嵬:高大陡峭的山。
金罍、兕觥:古代的酒器(金罍是青铜酒壶,兕觥是犀牛角做的酒杯)。
玄黄:马因劳累而毛色枯槁、无光泽。
《卷耳》最妙的,是 “双向视角” 里的深情。前两句是女子的视角:她在路边采卷耳,采了半天也装不满浅筐 —— 不是卷耳难采,而是心里装着远行的人,根本无心劳作,最后索性把筐放在大道旁,满心都是牵挂。
后三章是男子的视角:他骑着马翻越高山,马儿累得脚步踉跄,仆人也疲惫不堪,可越走越思念家乡的人。只能一次次斟满酒杯,借着酒意缓解绵长的思念,一句 “云何吁矣”,把旅途的艰辛和思念的煎熬全说透了。
没有 “我想你” 的直白,却用 “不盈顷筐” 的无心、“酌彼金罍” 的借酒,把分离后的牵挂写得入木三分。
放到今天,《卷耳》里的思念,就是我们身边的 “异地恋”“他乡打拼”。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工作时突然想起远方的家人,手里的活儿都慢了下来;加班到深夜,看着窗外的灯火,想给爱人发消息却怕打扰他休息;他乡打拼的路上,累得撑不下去时,一杯酒、一个视频通话,就能缓解所有委屈。
古人没有手机、没有高铁,分离后的思念只能靠 “遥遥相望”,而我们何其幸运,能随时联系彼此。但那份 “牵挂” 的本质从未改变 —— 无论是古人的 “酌酒寄思”,还是现在的 “深夜视频”,都是因为心里有个人,让漫长的等待和奔波有了意义。
你有过 “跨越距离的思念” 吗?
是异地恋的牵挂,还是对家乡亲人的想念?
评论区聊聊你的故事~
如果你见过卷耳(苍耳),也可以分享它的样子,后续我若拍到这种藏着思念的植物,会第一时间分享实拍图,和你一起解锁《诗经》里的草木与深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