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刘老师提出本周周更反思是在之前写的反思里选取自己写得最好一篇,修改然后发布,由此翻到了自己下面的这篇反思。
疫情期间,停课不听学,我校科学课也加入了本次停课不停学的活动之中。根据学生学情分析,并结合学科特色,我们采用的学习内容是科学小实验,让孩子们在家不无聊,在趣玩中学到科学知识。
针对五年级的孩子,考虑到这个阶段的孩子们动手能力有了很大提升,也喜欢动脑思考问题,我采用的活动是—制作“旋转不倒翁”。具体任务如下:
1.准备材料:三根长棒,一根短棒,四根橡皮筋,2颗大小一样的橡皮塞(可用橡皮泥或橡皮擦代替)
2.观看微课视频,制作旋转的“不倒翁陀螺”并思考产生实验现象的原因。
3.若你发现了旋转不倒翁不倒的秘密,也可以发挥你的想象,利用其他材料制作旋转不倒翁。
活动任务布置过后,我陆陆续续收到了许多图片,视频,看到了学生们制作的各种各样的旋转不倒翁。让我惊喜的是,孩子们在选择材料方面很灵活,想到了用胡萝卜、酒精瓶等等代替橡皮塞,用铅笔/毛衣针代替小棒等等,有的小朋友还制作了视频短篇,解说如何制作,还有拓展应用环节,惊喜满满,看来孩子们是动了手,动了脑了的。
下面来欣赏下孩子们制作的不倒翁吧。
看到这篇反思由此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这是省平台课还未推出时,我们自己选择的科学实验小活动推广给孩子们。省平台课推出后,我们就选择了推送省平台课程,但是效果远远没有之前的好,学生反馈相比之前少了很多,分析造成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后期慢慢的语数学习时间加长,孩子们可能花更多的时间在这些科目上。
2.省平台课相较于实验小活动知识传授要强些,趣味性没有那么浓厚。
3.复工后,家长上班,高端孩子可能自己在家学习,孩子们可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完成,就无法保证所有学科都完成。
后面还有两周的时间进行线上学习,开校后又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时间紧张,那线上还是要紧跟教材走。考虑是否强制要求学生交作业,以保证新课孩子们是看了视频学习了的,但不知这样是否不好,各位老师有没有什么好的意见?还有就是微信端有哪些方法上传作业?